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瑞坚专利>正文

电动剁田螺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7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剁田螺尾机,由机架(1)、料板(2)、刀座(3)、刀片(4)、废料斗(5)、皮带轮(6、7)、皮带(8)、轴(9)、轴承座(10)和电动机(11)组成。其特点是用人工送田螺一个个上料板,用动力剁田螺尾,其劳动强度比人力剁或剪田螺尾小,其工效比人力高,10分钟便可加工田螺1公斤。(*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食品加工机械。食用田螺,首先必须把田螺壳尾部弃除,然后炒熟才能用口吸出壳里的肉,弃除田螺壳尾部,已有的办法是人工持刀剁、用剪刀或铁钳剪,由于田螺尤其是河里生长的石螺其壳很坚硬,故人力剁或剪田螺尾巴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工效高的电动剁田螺尾机。本技术是采用有若干个装田螺的锥形孔的料板,在料板下装2把与料板平行的刀,当电动机带动刀旋转时,便把从锥形孔伸出料板下的田螺尾剁弃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机正视简图(局部剖开)。参照附图,本机由机架(1)、料板(2)、刀座(3)、刀片(4)、废料斗(5)、皮带轮(6、7)、皮带(8)、轴(9)、轴承座(10)和电动机(11)组成。机架(1)为长方形框架,框架左上面安装料板(2),料板为方形,周缘有向下伸的连接边,料板上有4~6个均布的锥形孔,中心部位向上凸起可作为轴承座,立轴(9)两端套上轴承,丄端安在料板轴承座上。下端安在轴承座(10)上,刀座(3)为一字形,两端部安有刀片(4),有一中孔,水平安在轴(9)上部,废料斗为L形,中部有一圆孔套装在轴(9)中部,右端安在机架(1)上面中部,下端安在机架左侧,皮带轮(6)安在轴(9)下部,电动机(11)立式安在机架右侧,皮带轮(7)安在电动-->机(11)轴端部,皮带(8)套在皮带轮(0)和(7)上。本技术的特点是用人工送田螺一个个上料板,用动力剁田螺尾,其劳动强度比人力剁或剪田螺尾小,其工效比人力高,10分钟便可加工田螺1公斤。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剁田螺尾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由机架(1)、料板(2)刀座(3)、刀片(4)、废料斗(5)、皮带轮(6、7)、皮带(8)、轴(9)、轴承座(10)和电动机(11)组成,机架(1)为长方形框架,框架左上面安装料板(2),料板为方形,周缘有向下伸的连接边,料板上有4~6个均布的锥形孔,中心部位向上凸起可作为轴承座,立轴(9)两端套上轴承,上端安在料板轴承座上,下端安在轴承座(10)上,刀座(3)为一字形,两端部安有刀片(4),有一中孔,水平安在轴(9)上部,废料斗为L形,中部有一圆孔套装在轴(9)中部,右端安在机架(1)上面中部,下端安在机架左侧,皮带轮(6)安在轴(9)下部,电动机(11)立式安在机架右侧,皮带轮(7)安在电动机(11)轴端部,皮带(8)套在皮带轮(6)和(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动剁田螺尾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由机架(1)、料板(2)刀座(3)、刀片(4)、废料斗(5)、皮带轮(6、7)、皮带(8)、轴(9)、轴承座(10)和电动机(11)组成,机架(1)为长方形框架,框架左上面安装料板(2),料板为方形,周缘有向下伸的连接边,料板上有4~6个均布的锥形孔,中心部位向上凸起可作为轴承座,立轴(9)两端套上轴承,上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瑞坚
申请(专利权)人:廖瑞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