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166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直流输入端+KM1和-KM1、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输出端+KM和-KM,+KM1和+KM2分别连接至+KM,-KM1和-KM2分别连接至-KM,该装置还包括:正向串联于+KM1与+KM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D1;正向串联于-KM与-KM1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D2;正向串联于+KM2与+KM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二极管D3;正向串联于-KM与-KM2之间的第四单向导通二极管D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实现了两组直流输入端的切换供电,具有避免电源丢失、切换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避免了因双回路供电电源切换带来的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系统的切换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轮机控制系统DEH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ETS (汽轮机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柜为220V的直流双回路供电,电源来自电气直流屏,双回路供 电电源在DHl和ETS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进行冗余切换,所用的切换装置为接触器切换,切换时间为ls,而危急遮断电磁阀AST电磁阀的切换动作时间为15ms,EST控制柜一路电源丢失,接触器已做切换,但汽轮机AST电磁阀已在15ms时进行切换动作,这将导致汽轮机跳机。也就是说,现有切换装置的切换时间为20ms,切换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该装置用于解决切换装置切换时间长而导致汽轮机跳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直流输入端+KMl、第一直流输入端-KMl、第二直流输入端+KM2、第二直流输入端-KM2、输出端+KM和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出端-KM,该装置还包括正向串联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l与所述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Dl ;正向串联于所述输出端-KM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l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D2 ;正向串联于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与所述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二极管D3 ;以及正向串联于所述输出端-KM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之间的第四单向导通二极管D4。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跨接在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l之间的第一继电器JI。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跨接在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之间的第二继电器J2。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跨接在所述输出端+KM和所述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三继电器J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实现两组直流输入端的切换供电,具有避免电源丢失、切换时间短、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避免了因双回路供电电源切换带来的损失。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直流电源耦合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直流电源耦合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直流电源耦合装置的结构图。如图I所示,该装置包括两组直流电源的输入端和一组输出端,分别为第一直流输入端+KM1、第一直流输入端-KM1、 第二直流输入端+KM2、第二直流输入端-KM2、输出端+KM和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输出端-KM,并且,该装置还包括四个单向导通二极管,分别为正向串联于第一直流输入端+KMl与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D1、正向串联于输出端-KM与第一直流输入端-KMl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D2、正向串联于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与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二极管D3和正向串联于输出端-KM与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之间的第四单向导通二极管D4。当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提供220V直流电时,在二极管正向特性的起始部分,正向电压很小,不足以克服PN结内电场的阻挡作用,正向电流几乎为零,即处于死区,二极管处于死区时的正向电压即为死区电压,当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以后,能够克服PN结的内电场,二极管Dl和D2导通,输出端+KM和-KM得电,此时,连接于输出端+KM和-KM的设备由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供电,并且,二极管D3和D4处于截止状态。当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失电时,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提供220V的直流电,则二极管D3和D4导通,二极管Dl和D2截止,此时,连接于输出端+KM和-KM的设备由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供电。在这个由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供电切换为由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供电的切换期间,将会出现短暂的输出端+KM和-KM的失电状况,但该输出端+KM和-KM处于失电状态的时间为小于5ms。此外,在两个直流输入端切换供电的切换期间,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还为关闭,由于此时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对于二极管D3和D4的正向电压很小,处于死区,并且其对于二极管Dl和D2来说为反向电压,由于该反向电压很小,二极管Dl和D2处于截止状态。其中,可以将ETS控制柜接在输出端+KM和-KM上,这里切换时间小于5ms可以满足AST电磁阀对电源的要求,不会导致汽轮机跳机。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直流电源耦合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除了包括图I中示出的器件之外,还可以包括三个继电器,分别为跨接在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之间的第一继电器Jl、跨接在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之间的第二继电器J2和跨接在输出端+KM和-KM之间的第三继电器J3。当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提供220V直流电时,二极管Dl和D2导通,输出端+KM和-KM得电,此时,连接于输出端+KM和-KM的设备由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供电,并且,二极管D3和D4处于截止状态。当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失电时,第一继电器Jl接通其所处的另一回路,进行报警,接着,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提供220V的直流电,则二极管D3和D4导通,二极管Dl和D2截止,此时,连接于输出端+KM和-KM的设备由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供电。以上描述了将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作为主用直流输入端的情形,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图I和图2中所示装置的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与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互为主备用的关系,若当前使用的是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供电,则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为主用直流输入端,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为备用直流输入端;若当前使用的是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供电,则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为主用直流输入端,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为备用直流输入端,在第二直流 输入端+KM2和-KM2失电时,第二继电器J2接通其所处的另一回路,进行报警,然后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提供220V的直流电。此外,在整个装置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三个继电器判断装置的哪个位置出现了故障,以有针对性地对装置进行维修。图2示出的装置与图I示出的装置原理相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和-KM2作为主用直流输入端的原理与第一直流输入端+KMl和-KMl作为主用直流输入端的原理相同,于此均不再赘述。以上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源耦合装置,包括第一直流输入端+KM1、第一直流输入端?KM1、第二直流输入端+KM2、第二直流输入端?KM2、输出端+KM和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1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出端+KM,第一直流输入端?KM1和第二直流输入端?KM2分别连接至所述输出端?KM,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正向串联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1与所述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一单向导通二极管D1;正向串联于所述输出端?KM与所述第一直流输入端?KM1之间的第二单向导通二极管D2;正向串联于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与所述输出端+KM之间的第三单向导通二极管D3;以及正向串联于所述输出端?KM与所述第二直流输入端?KM2之间的第四单向导通二极管D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峰宋天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保德神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