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槽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38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设于侧板主体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以及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双重密封,其密封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母线槽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母线槽壳体一般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两个“C”形体,两个“C”形体相背的设于两个盖板之间,为保证母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密封及防水效果,在上盖板、下盖板与“C”形体之间需要设置密封槽,但现有的母线槽壳体的密封效果差,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密封槽并非完全为一条直线,如果密封槽出现偏差,导致密封不完全,影响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母线槽壳体,本技术可以实现双重密封,其密封效果更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设于侧板主体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以及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相互平行。所述侧板主体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加强角。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均设于该加强角上。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连接板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所述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均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I、由于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可以对母线起到双重密封作用,将原来的线密封改为面密封,其密封效果更为理相.2、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与侧板主体之间设有加强角,可以提高产品的刚性;3、所述密封槽设于该加强角上,方便加工,并且也减少了密封槽对于产品刚性及强度的影响;4、母线槽壳体可以是四片式结构,也可以是两片式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母线槽壳体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侧板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母线槽壳体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上盖板,20、下盖板,30、侧连接板,31、侧板主体,32、上连接板,33、下连接板,34、加强角,40、第一密封槽,41、第二密封槽,42、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I、图2所示,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10、下盖板20及第一侧连接板30、第二侧连接板30,第一侧连接板30、第二侧连接板30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31及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分别设于侧板主体31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分别与上盖板10、下盖板20连接,在上连接板32与上盖板10之间,以及下连接板33与下盖板20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40及第二密封槽41,第一密封槽40及第二密封槽41内均设有密封条42。其中,所述第一侧连接板30、第二侧连接板30均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31及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即本实施例为四片式结构。第一密封槽40及第二密封槽41相互平行,所述侧板主体31与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之间均设有加强角34。所述第一密封槽40、第二密封槽41均设于该加强角34上。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在上连接板32与上盖板10之间、下连接板33与下盖板20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40及第二密封槽41,可以对母线起到双重密封作用,将原来的线密封改为面密封,其密封效果更为理想;2、在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与侧板主体31之间设有加强角34,可以提高产品的刚性;3、所述密封槽设于该加强角34上,方便加工,并且也减少了密封槽对于产品刚性及强度的影响。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10、下盖板20及第一侧连接板3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连接板30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31及上连接板32、下连接板33。即本实施例为两片式结构,其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设于侧板主体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以及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主体与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之间均设有加强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均设于该加强角上。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及 第一侧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侧连接板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母线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均包括有所述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设于侧板主体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以及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本技术可以实现双重密封,其密封效果更好。文档编号H02G5/06GK202797833SQ20122041983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郑旭飞, 陈庆周, 夏超 申请人:广州市半径电力铜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至少其中一个包括侧板主体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设于侧板主体的上端、下端,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分别与上盖板、下盖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连接板与上盖板之间,以及下连接板与下盖板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及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飞陈庆周夏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半径电力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