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母线槽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母线槽壳体一般包括“工”形体及“C”形体两部分,在安装时,“C”形体卡入“工”形体内并在“工”形体及“C”形体的侧连接板之间形成母线放置位用于放置母线,为保证母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密封及防水效果,在“工”形体及“C”形体之间需要设置密封槽。现有的母线槽壳体存在如下缺陷在“C”形体上设有卡槽,在“工”形体上板及下 板的端部设有密封胶,通过密封胶与卡槽配合而达到密封效果,该结构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工”形体与“C”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必然对母线槽壳体的密封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母线槽壳体,本技术的密封效果更好,适应性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工”形体及“C”形体,“工”形体的横断面呈“工”形,其包括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与第一侧连接板的上部连接,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与第一侧连接板的下部连接,“C”形体的横断面呈“C”形,其包括第三上板、第三下板及第二侧连接板,第三上板、第三下板分别与第二侧连接板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线槽壳体,包括“工”形体及“C”形体,“工”形体的横断面呈“工”形,其包括第一上板、第二上板、第一下板、第二下板及第一侧连接板,第一上板、第二上板与第一侧连接板的上部连接,第一下板、第二下板与第一侧连接板的下部连接,“C”形体的横断面呈“C”形,其包括第三上板、第三下板及第二侧连接板,第三上板、第三下板分别与第二侧连接板的上部、下部连接,“C”形体卡入“工”形体内,在第二上板与第三上板相对,第二下板与第三下板相对;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上板的下表面及第二下板的上表面设有密封槽,或者,在第三上板的上表面及第三下板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飞,陈庆周,夏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半径电力铜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