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由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加强筋封板、母排与绝缘层组成,母排包覆绝缘层后放置于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中间部位,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通过专用铆接设备碾压铆接成型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加强筋封板固定于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组成的密集母线槽整体上下颈部,产品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达到了最少,生产工艺简化,组装工序简单,运输安装方便,且运行效果可靠,散热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共场所输变电设备中的密集型母线槽,应用于配电网或工业装置、大中型工商业建筑、机场、商场、企业的照明及动力供电等场合。
技术介绍
随现有技术中,密集型母线槽结构为盖板和侧板组合结构,利用上下盖板两边的(固定部位)小筋同时卡住左右侧板,盖板、侧板冲孔利用螺栓固定,虽然此结构能将母线侧盖板连接,螺栓固定不利于母线的动热稳定性,导致母线运行时温度较高,影响了母线槽产品母排的导电率;且现有密集型母线槽安装时,所需的螺栓数量较多,安装工序繁琐,影响了生产与安装效率,而且因为螺栓成本较高,影响了产品的经济效益。现有母线插孔结构采用传统结构,用铆接设备将插脚组件铆接在母排两侧,产品组装工艺繁琐,母线的接头部分虽然增加了散热片结构,但是在正常运行时接头部位散热效果未达到理想效果,温升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组装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结构新颖的密集型母线槽新产品,摒弃传统母线盖板和侧板分开安装的结构,插孔部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由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加强筋封板、母排与绝缘层组成,母排包覆绝缘层后放置于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中间部位,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通过专用铆接设备碾压铆接成型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加强筋封板固定于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组成的密集母线槽整体上下颈部。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加强筋封板一端主设置有定位钩,一端设置有错位折弯,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的颈部具有钩形脚和方形凹槽,加强筋封板安装时错位折弯端插入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的方形凹槽内,加强筋封板的定位钩钩住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的钩形脚,钩形脚有斜坡形尖端,方便加强筋封板插入,同时钩形脚端部挡住加强筋封板另一端,起到限位块作用;加强筋封板既能为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提供辅助支撑,防止上下盖板部位发生变形,同时又能起到美观作用,防止灰尘和雨水积聚。左连体侧盖板铆接面上具有铆接槽、铆接爪,右连体侧盖板铆接面上具有上铆接脚和下铆接脚,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通过专用铆接设备铆接成型时,右连体侧盖板的上铆接脚和下铆接脚位于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槽内,右连体侧盖板的上铆接脚和下铆接脚组成一个宽铆接槽,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爪卡铆于右连体侧盖板的宽铆接槽内,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爪内表面与右连体侧盖板的宽铆接槽内表面紧密接触,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爪与右连体侧盖板的上铆接脚和下铆接脚配合形成限位装置;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爪根部设置有锐角铆接钩槽,右连体侧盖板的上铆接脚和下铆接脚端部为锲形,与左连体侧盖板的铆接钩槽配合形成限位装置。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和加强筋封板为铝合金材质,精密计算铝合金变形参数,严格控制铆接变形余量,慎密选择预设置的脚、爪和预留的槽形空间尺寸,使得密集型母线槽通过专用铆接设备铆接成型后,所有预设置的脚、爪均能保证填满预留的槽形空间,所有预设的铆接接触面均能紧密接触。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在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内部表面具有锯齿形表面,有利于热量散发;在拐角处设置有斜坡形倒角,增加了强度;在边缘处设置有斜坡形倒角和折边,方便母线搬运,防止灰尘和雨水积聚。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通过专用铆接设备将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铆接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该专用铆接设备的铆接技术经过拉力试验验证,铆合体可以承受4000N的拉力,大于4000N的拉力才能将铆合体分开,铆接强度可靠;在铆接强度可靠的 同时,左连体侧盖板、右连体侧盖板的铆接接触面紧密接触,增强了密集型母线槽载荷运行时热量传递的效果,有效降低了密集型母线槽正常使用时的温升,提高了母线槽母排的导电率,保证了母线槽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产品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达到了最少,生产工艺简化,组装工序简单,运输安装方便,且运行效果可靠,散热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铆接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组装配合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铆接成型后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I、左连体侧盖板 2、右连体侧盖板 3、加强筋封板 4、折边 5、方形凹槽 6、铆接爪 7、铆接槽 8、上铆接脚 9、绝缘层 10、下铆接脚11、钩形脚 12、母排 13、锯齿形表面 14、斜坡形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由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加强筋封板3、母排12与绝缘层9组成,母排12包覆绝缘层9后放置于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中间部位,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通过专用铆接设备碾压铆接成型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加强筋封板3固定于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组成的密集母线槽整体上下颈部。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加强筋封板3—端主设置有定位钩,一端设置有错位折弯,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颈部具有钩形脚11和方形凹槽5,加强筋封板3安装时错位折弯端插入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方形凹槽5内,加强筋封板3的定位钩钩住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钩形脚11,钩形脚11有斜坡形尖端,方便加强筋封板3插入,同时钩形脚11端部挡住加强筋封板3另一端,起到限位块作用;加强筋封板3既能为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提供辅助支撑,防止上下盖板部位发生变形,同时又能起到美观作用,防止灰尘和雨水积聚。左连体侧盖板I铆接面上具有铆接槽7、铆接爪6,右连体侧盖板2铆接面上具有上铆接脚8和下铆接脚10,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通过专用铆接设备铆接成型时,右连体侧盖板2的上铆接脚8和下铆接脚10位于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槽7内,右连体侧盖板2的上铆接脚8和下铆接脚10组成一个宽铆接槽,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爪6卡铆于右连体侧盖板2的宽铆接槽内,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爪6内表面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宽铆接槽内表面紧密接触,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爪6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上铆接脚8和下铆接脚10配合形成限位装置;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爪6根部设置有锐角铆接钩槽,右连体侧盖板2的上铆接脚8和下铆接脚10端部为锲形,与左连体侧盖板I的铆接钩槽配合形成限位装置。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和加强筋封板3为铝合金材质,精密计算铝合金变形参数,严格控制铆接变形余量,慎密选择预设置的脚、爪 和预留的槽形空间尺寸,使得密集型母线槽通过专用铆接设备铆接成型后,所有预设置的脚、爪均能保证填满预留的槽形空间,所有预设的铆接接触面均能紧密接触。本技术的密集型母线槽,在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内部表面具有锯齿形表面13,有利于热量散发;在拐角处设置有斜坡形倒角14,增加了强度;在边缘处设置有斜坡形倒角和折边4,方便母线搬运,防止灰尘和雨水积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是:由左连体侧盖板(1)、右连体侧盖板(2)、加强筋封板(3)、母排(12)与绝缘层(9)组成,母排(12)包覆绝缘层(9)后放置于左连体侧盖板(1)、右连体侧盖板(2)中间部位,左连体侧盖板(1)、右连体侧盖板(2)通过专用铆接设备碾压铆接成型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加强筋封板(3)固定于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组成的密集母线槽整体上下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是由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加强筋封板(3)、母排(12)与绝缘层(9)组成,母排(12)包覆绝缘层(9)后放置于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中间部位,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通过专用铆接设备碾压铆接成型为密集型母线槽整体,加强筋封板(3)固定于左连体侧盖板与右连体侧盖板组成的密集母线槽整体上下颈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是所述左连体侧盖板(I)、右连体侧盖板(2)和加强筋封板(3)为铝合金材质,加强筋封板(3)—端主设置有定位钩,一端设置有错位折弯,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 )的颈部具有钩形脚(11)和方形凹槽(5),加强筋封板(3)安装时错位折弯端插入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的方形凹槽(5 )内,加强筋封板(3 )的定位钩钩住左连体侧盖板(I)与右连体侧盖板(2 )的钩形脚(11),钩形脚(11)有斜坡形尖端,方便加强筋封板(3)插入,同时钩形脚(11)端部挡住加强筋封板(3)另一端;左连体侧盖板(I)铆接面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殷明,江华,张俊,唐云彩,戴姚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鹏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