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133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与第二夹块、设于第一与第二夹块之间的分线针、安装于机架上且可相对与机架移动的滑块、安装于该滑块且可相对移动的第一与第二切刀及设于该第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中切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通过线架、滑块、切刀及时间继电器等装置,实现电缆芯线剥皮的自动化,同时给数条芯线进行剥皮,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能有效保护芯线中的铜线不会在剥皮过程成受到损伤,保证了电缆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技术背景 电缆(electric cable or power cable)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线外包绝缘和保护层组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现有的电缆的导线一般为铜线,该铜线外包绝缘层形成芯线,数条芯线外包一层保护层形成一完整的电缆。电缆在使用时需要通过铜线与其他设备电性连接,这就需要将铜线外层的绝缘层剥离,俗称剥皮,现有的剥皮操作一般由人工通过剥皮钳手动完成,操作较慢,且容易使铜线受到损伤,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其能同时给数条芯线剥皮,生产效率高,且能有效保护芯线的铜线不受损伤,提高剥皮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与第二夹块、设于第一与第二夹块之间的分线针、安装于机架上且可相对与机架移动的滑块、安装于该滑块且可相对移动的第一与第二切刀及设于该第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中切刀。所述第二夹块相对于第一夹块可移动设置,进而实现对电缆及线架的夹紧与放开。所述第二夹块连接有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驱动该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块的移动。所述滑块上位于该第一与第二夹块之间设有一通孔,所述分线针可在该通孔内做伸缩移动。所述分线针连接于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驱动该分线针在通孔内做伸缩移动。所述第一切刀上设有第一刀刃与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突出于该第二刀刃设置,所述第二切刀对应该第一与第二刀刃设有第三与第四刀刃,所述所述第三刀刃突出于该第四刀刃设置。所述中切刀对应第一与第二刀刃设有第五与第六刀刃,该第五刀刃突出于该第六刀刃设置,所述中切刀对应第三与第四刀刃设有第七与第八刀刃,该第七刀刃突出于该第八刀刃设置,所述第一与第五刀刃及第三与第七刀刃用于切断芯线,第二与第六刀刃及第四与第八刀刃用于切断芯线的绝缘层。所述第一与第二切刀分别连接有第三与第四气缸,该第三与第四气缸驱动该第一与第二切刀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所述中切刀连接有第五气缸,该第五气缸驱动该中切刀靠近或远离该第一与第二切刀移动。所述滑块连接有第六气缸,该第六气缸驱动该滑块相对于第一与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移动。所述第六气缸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通过线架、滑块、切刀及时间继电器等装置,实现电缆芯线剥皮的自动化,同时给数条芯线进行剥皮,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能有效保护芯线中的铜线不会在剥皮过程成受到损伤,保证了电缆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的右视图;图5a至图5f分别为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在剥皮过程各阶段切刀与电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5f,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包括机架2、安装于机架2上的第一与第二夹块3、4、设于第一与第二夹块3、4之间的分线针5、安装于机架2上且可相对与机2架移动的滑块6、安装于该滑块6且可相对移动的第一与第二切刀7、8及设于该第一与第二切刀7、8之间的中切刀9。所述第二夹块4相对于第一夹块3可移动设置,进而实现对电缆10及线架12的夹紧与放开。所述第二夹块4连接有第一气缸42,该第一气缸42驱动该第二夹块4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块3的移动,进而实现对置于该第一与第二夹块3、4之间的电缆10及套设于该线缆10上的线架12进行夹紧与放开。所述滑块6上位于该第一与第二夹块3、4之间设有一通孔62,所述分线针5可在该通孔62内做伸缩移动,实现该分线针5在线缆10的芯线之间进行穿插,进而对该些芯线进行分线操作。所述分线针5连接于第二气缸52,该第二气缸52驱动该分线针5在通孔62内做伸缩移动。所述第一切刀7上设有第一刀刃72与第二刀刃74,所述第一刀刃72突出于该第二刀刃74设置,所述第二切刀8对应该第一与第二刀刃72、74设有第三与第四刀刃82、84,所述所述第三刀刃82突出于该第四刀刃84设置。所述中切刀9对应第一与第二刀刃72、74设有第五与第六刀刃92、94,该第五刀刃92突出于该第六刀刃94设置,所述中切刀9对应第三与第四刀刃82、84设有第七与第八刀刃96、98,该第七刀刃96突出于该第八刀刃98设置,所述第一与第五刀刃72、92及第三与第七刀刃82、96用于切断芯线,第二与第六刀刃74、94及第四与第八刀刃84、98用于切断芯线的绝缘层,进而实现对芯线的剥皮。所述第一与第二切刀7、8分别连接有第三与第四气缸76、86,该第三与第四气缸76、86驱动该第一与第二切刀7、8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所述中切刀9连接有第五气缸92,该第五气缸92驱动该中切刀9靠近或远离该第一与第二切刀7、8移动。 所述滑块6连接有第六气缸62,该第六气缸62驱动该滑块6相对于第一与第二夹块3、4靠近或远离移动,进而将切断的芯线的绝缘层剥离芯线的铜线。优选的,所述第六气缸62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未图示),该时间继电器通过该第六气缸62控制该滑块6往复移动。请参阅图5a至图5f,同时参考附图说明图1,先在电缆10的芯线上套上线架12,将电缆10放置于第一夹块3与第二夹块4之间,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第二夹块4朝向第一夹块3移动,至将电缆10与线架12夹紧,第二气缸52驱动分线针5穿过通孔62并插入芯线内,两芯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后立即复位,然后,第五气缸92驱动中切刀9朝向线架12移动至距离该线架12距离为O. 55mm处时停止移动,然后,第三与第四气缸76、86驱动该第一与第二切刀7、8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至芯线位置,这时,所述第一与第五刀刃72、92及第三与第七刀刃82、96分别切断多余的芯线,第二与第六刀刃74、94及第四与第八刀刃84、98分别切断芯线的绝缘层,然后,第六气缸62驱动滑块6远离第一与第二夹块3、4移动,进而将切断的芯线的绝缘层从芯线的铜线上剥离下来,最后,所述第一切刀2、第二切刀3及中切刀9复位,准备下一次剥皮。综上所述,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通过线架、滑块、切刀及时间继电器等装置,实现电缆芯线剥皮的自动化,同时给数条芯线进行剥皮,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技术电缆芯线剥皮装置能有效保护芯线中的铜线不会在剥皮过程成受到损伤,保证了电缆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与第二夹块、设于第一与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芯线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第一与第二夹块、设于第一与第二夹块之间的分线针、安装于机架上且可相对与机架移动的滑块、安装于该滑块且可相对移动的第一与第二切刀及设于该第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中切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鸿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