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配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对接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具有安装面的底壁及贯穿对接面与底壁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于底壁上形成容置槽,所述绝缘本体于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相向凸设有用以卡固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卡固件,所述卡固件设有位于所述安装面外侧的支撑面,增大了电连接器与外部电路板之间的中心距,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对产品中心距的多样化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固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第CN201020179577. 0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及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的后壁、自对接面上侧向后延伸的上壁、与上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及自对接面左、右两侧向后延伸且连接对接面和后壁的两侧壁。所述对接面向内凹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贯穿对接面并于对接面上形成对接口,贯穿底壁并于底壁上形成容置槽。绝缘本体于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相向凸设有卡固件,该卡固件用以卡 固所述对接连接器。当该电连接器组装于外部电路板时,无法满足客户对电连接器中心到外部电路板中心的距离即中心距的多样化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固件可支撑于外部电路板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配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对接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具有安装面的底壁及贯穿对接面与底壁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于底壁上形成容置槽,所述绝缘本体于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相向凸设有用以卡固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卡固件,所述卡固件设有凸伸出所述安装面的支撑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一外部电路板,该支撑面支撑于该外部电路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固件向下垂直延伸并凸伸出安装面以形成上述支撑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面前端设有两凸肋,该两凸肋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容置槽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有下表面及组装面,所述下表面向下凸设有支撑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体设有支持面,所述支持面与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组装面上凹设一凹槽,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组装于该凹槽的凸台。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前壳体,该前壳体设有壳对接壁,所述壳对接壁两侧下端相对凸伸一对卡扣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件自底部朝后延伸一扣片,该扣片具有底面,所述扣片扣持于安装面以使得该底面与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之电连接器的卡固件设置凸伸出安装面外侧的支撑面,可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对产品中心距的多样化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金属壳体自电连接器分离的部分组装图;·图5为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部分组装图;图6为图I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可安装至一外部电路板6并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I、固持于绝缘本体I后端的磁性元件3、安装于磁性元件3前端的端子模块2、包覆于绝缘本体I外的金属壳体4及指示装置5。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绝缘本体I设有对接面11、与对接面11相对的后壁13、自对接面11上侧向后延伸的上壁12、与上壁12相对设置的底壁14及自对接面11左、右两侧向后延伸且连接对接面11和后壁13的两侧壁15,该底壁14的底面形成安装面140。所述对接面11向内凹设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10。所述收容空间10贯穿对接面11并于对接面11上形成对接口 111,贯穿底壁14并于底壁14上形成容置槽141。绝缘本体I于容置槽141的两相对侧面相向凸设有卡固件112,该卡固件112用以卡固所述对接连接器,所述卡固件112向下垂直延伸并凸伸出底壁14的安装面140,即卡固件112上设有一支撑面113,该支撑面113位于安装面140的外侧,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面113与安装面140平行设置。绝缘本体I于安装面140前端设有两凸肋142,该两凸肋142间隔设置且分别位于容置槽141两侧。所述上壁12设有贯穿上壁12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21,所述后壁13的下部凸设一凸台131,该后壁13两侧还分别向内凹设一凹口 132,该凹口 132位于凸台131的上方两侧,所述侧壁15还开设有收容指示装置5的槽道151。端子模块2包括定位块21及安装于定位块21上的若干对接端子22。所述定位块21包括一横梁211及为位于横梁211两端的固定块212。该固定块212垂直于横梁211设置。所述固定块212底面向下延伸一柱体2121,该固定块212还包括一卡持于凹口 132的凸块2122。所述对接端子22包括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接触的弹性接触部221、自接触部221—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固持部223及焊接部22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接端子22的固持部223 —体成型于横梁21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接端子2也可组装于横梁211中。磁性元件3设有上表面31、与上表面31相对设置的下表面33及与绝缘本体I相组装的组装面32,所述上表面3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口 311 ;所述组装面32上凹设一凹槽321,后壁13的凸台131收容于该凹槽321内;所述下表面33后端两侧分别向下凸设一支撑体331,该支撑体331包括一平行于下表面33的支持面332,所述支持面332与支撑面113共面,以使电连接器100稳定设置在外部电路板6上。金属壳体4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体41及后壳体42。前壳体41设有包覆对接面41的壳对接壁411、自壳对接壁411上侧向后延伸的壳顶壁412及自壳对接壁411左右两侧向后延伸的壳侧壁413。所述壳对接壁411、壳顶壁412及壳侧壁413围设形成收容腔410,所述壳对接壁411两侧下端相对凸伸一对卡扣件414,每一卡扣件414自底部朝后延伸一扣片4141,所述扣片4141设有一与壳顶壁412平行的底面4142,所述卡扣件414外侧分别设有开口 415。所述壳顶壁412设有若干弹片4121,壳侧壁413后端分别设有凸片4131。所述后壳体42两侧分别设有扣持片421,该扣持片421与前壳体41的凸片4131扣合。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电连接器100组装过程中,端子模块2的柱体2121插入磁性元件3上表面31的开口 311内,使得端子模块2安装于磁性元件3前端;再将端子模块2与磁性元件3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I上,使得端子模块2的凸块2122卡持于绝缘本体I后壁13的凹口 132内,此时对接端子22收容于端子收容槽121内且弹性接触部221突伸入收容空间10内;指示装置5收容于槽道151内;将金属壳体4的前壳体41套设于绝缘本体I外,所述前壳体41的壳对接壁411覆盖于绝缘本体I的对接面11以保护绝缘本体1,扣片4141扣持于绝缘本体I的安装面140并与凸肋142相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扣片4141扣持于安装面140后使得扣片4141底面4142与支撑面113位于同一平面。后壳体42自后向前扣持于前壳体4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相配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对接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具有安装面的底壁及贯穿对接面与底壁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于底壁上形成容置槽,所述绝缘本体于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相向凸设有用以卡固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卡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件设有凸伸出所述安装面的支撑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宽,李立周,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