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丰萍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071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包片工艺中极板叠放不整齐等问题。本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包括底板、极耳定位机构和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推夹机构,两组推夹机构与底板形成一个用于叠放极板和隔板的整夹槽,所述的两组推夹机构可相向运动,推送位于它们之间的极板至对齐状态,极耳定位机构设置在整夹槽内。本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通过极耳定位板在包片过程中保证了极耳能够对齐,再通过两个推夹机构的推送,将所有极板推送至对齐位置,保证了极耳和极板板体部分均能保持整齐,有利于员工迅速掌握包片技艺,快速提高包片人员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蓄电池
,涉及蓄电池的制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使极耳、极板保持整齐的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正极板、负极板一正一负依次叠放在一起组装为极群,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包夹着隔板,因行业内通常称之为“包片”或“包板”工序,包片的方式一般分为U型、W型、及I型。但在传统的“包片”工序中,多以人工 操作为主,以U型包片方式为例,操作工人先取一片负极板,用裁好的隔板纸包夹正极板两面,包片后的正极板再叠放到负极板上,保证每一组正、负极板之间的都有隔板纸,循环上述操作过程,完成包片组装。由于目前大多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包片操作的,因此易造成极群的正、负极板叠放不整齐,因此必须对极群组中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极耳和板体部分进行整理。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些在包片操作中专门用来对齐极板极耳的装置,如中国专利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整理极群组极耳的整理器”,其专利号为200420054262. 8,该整理器上设有若干两两一组的整理槽,每组中两个整理槽之间设有与正、负极耳间距相当的定位条,同一极群中的正、负极耳分别对准同一组中的两个整理槽,通过敲击整理器使之整体下移,正、负极耳在插入各自对应整理槽的过程中实现整理、对齐。又如名称为“一种蓄电池极群叠片盒”的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200720107576. 3,该专利利用了盒子上设置的极耳定位槽,每一片极板在叠放时都需要将极耳卡在定位槽中,使所有极板的极耳均能保持整体一致性。上述两个专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齐极耳和隔板的目的,但是极板的板体部分却仍可能存在不整齐的现象。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包片工艺中极板叠放不整齐的现象,而提出了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它可以大大提高包片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极板保持整齐。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极耳定位机构和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推夹机构,两组推夹机构与底板形成一个用于叠放极板和隔板的整夹槽,所述的两组推夹机构可相向运动,推送位于它们之间的极板至对齐状态,极耳定位机构设置在整夹槽内。正、负极板交替叠放在整夹槽内,之间用隔板隔开形成极群。当两个推夹机构相向运动至与极板宽度相当的间距时,位于它们之间的极板刚好被推送至对齐状态。而极耳定位机构则能保证极板在叠放过程中极耳的整齐。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推夹机构包括推板和驱动推板相向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板运动,由推板负责推送极板。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推板上设有齿条,齿条垂直于底板与推板固定连接,齿条上的齿牙可与极群中极板的侧边一一对应。由于隔板比极板宽,当极板和隔板放入整夹槽内时,只能保证将隔板左右放齐,而极板无法保证居中对齐。为此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用于推送极板的推板,用推板从两边推动隔板与极板时,由于隔板较软易变形,因此最终还是可以将极板推到位。由于这样的装置将使隔板受到一定的变形而可能受损,也有可能由于隔板的存在而使极板未完全到位,都有可能影响电池的质量,因此在推板上可以设置齿条,齿条上突出的齿牙可伸入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间距推送极板,可以使极板居中到位而避免隔板变形受损。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推夹机构还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侧板,两组推夹机构中的侧板平行设置,侧板上开设有可供齿条穿过的条形开口,推板和驱动装置设置在侧板的外侧。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板连接。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气缸与一脚踏开关连接。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极耳定位机构包括一对对称分设在整夹槽两侧的极耳定位板,极耳定位板与侧板之间设有调节机构。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调节螺钉,固定块与侧板固定连接,上述极耳定位板上开设有一水平定位槽,调节螺钉的内端穿过定位槽与固定块螺纹连接,外端抵靠在极耳定位板上。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侧板上还开设有调节口,上述极耳定位板可穿过该调节口并作水平往复运动,极耳定位板的定位端穿过调节口后置于整夹槽内,而调节端位于侧板的另一侧与固定块之间通过上述调节螺钉紧固在一起。在上述的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中,所述的底板上位于整夹槽的两头分别开设有取片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通过极耳定位板在包片过程中保证了极耳能够对齐,再通过两个推夹机构的推送,将所有极板推送至对齐位置,保证了极耳和极板板体部分均能保持整齐,有利于员工迅速掌握包片技艺,快速提高包片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夹操作时整夹槽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I中,I、底板;la、取片缺口 ;2、侧板;21、开口 ;22、调节口 ;3、整夹槽;4、推板;5、气缸;6、齿条;61、齿牙;7、极耳定位板;71、定位端;72、调节端;73、定位槽;8、极板;9、隔板;10、固定块;11、调节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主要包括底板I和间隔设置在底板I上的两组推夹机构,底板I上垂直设有两平行的侧板2,两侧板2的内侧面与底板I之间形成一个整夹槽3,上述两组推夹机构分设在两侧板2的外侧,推夹机构均包括推板4和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5,推板4与侧板2平行设置,气缸5的活塞杆与推板4连接。每块侧板2上垂直于底板I均开设两条形开口 21,推板4上面向侧板2的一侧则设有与上述条形开口 21 对应的齿条6,齿条6同样垂直于底板I设置。两块侧板2的内侧面上对应设有两块极耳定位板7。进行包片时,将指定数量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交替叠放在整夹槽3内,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均用隔板9隔开。叠放时,极板8的正、负极耳需贴在相应侧的极耳定位板7上进行叠放,保证极板8的极耳在叠放过程中就能保持对齐。叠放完后,同时启动两侧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推动两侧的推板4相向运动,推板4上的齿条6穿过侧板2上的开口 21伸入至整夹槽3内,从两侧将极板8推至中心位置,两侧齿条6运动到位后,位于它们之间的极·板8被推送至对齐位置,活塞杆带动推板4回位后即可将成品极群取出,进行下一步对极耳的烧焊工序。为了取片方便,特在底板I上位于整夹槽3的两头分别开设了取片缺口 la。由于隔板9的宽度大于极板8宽度,推板4上的齿条6为了将极板8推到位会将隔板9推变形,为此在齿条6上设置若干齿牙61,齿条6上的齿牙61可与极群中极板8的侧边一一对应,本组装装置在进行整夹操作时,齿条6上突出的齿牙61可通过相邻两块隔板9之间的间距作用到极板8上(如图2所示)。本组装装置还具有可调节两个极耳定位板7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以适应不同规格极板8的组装需要。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10和调节螺钉11,固定块10与侧板2固定连接,极耳定位板7的定位端71从侧板2上开设的调节口 22插入至整夹槽3内,调节端72位于侧板2的外侧。极耳定位板7上开设水平定位槽73,调节螺钉11的内端穿过定位槽73与固定块10螺纹连接,外端抵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群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极耳定位机构和间隔设置在底板(1)上的两组推夹机构,两组推夹机构与底板(1)形成一个用于叠放极板(8)和隔板(9)的整夹槽(3),所述的两组推夹机构可相向运动,推送位于它们之间的极板(8)至对齐状态,极耳定位机构设置在整夹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茂华倪丰萍
申请(专利权)人:倪丰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