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566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内的左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内的旁路单元、位于所述的右回路内的右输出单元、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左输出端、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右输出端,所述的左输出单元、所述的旁路单元、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分别相串联设置,采用二极管分体式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结温,避免了因过热造成的盒体变形,通过采用两端输出,降低了汇流带的使用量,降低了组件内部的功劳损耗,且在应用时,降低了电缆线的使用量,降低了系统内部的功劳损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晶体娃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所述的左回路、中间回路、右回路三者通过汇流带连接到接线盒内,结温较高,易因过热造成盒体变形,且汇流带使用量较大,造成组件内部的功劳损耗较高,且组件在应用时,电缆线的使用量较大,系统内部的功劳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降低了结温,降低了汇流带以及电缆线的使用量,降低了功劳损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内的左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内的旁路单元、位于所述的右回路内的右输出单元、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左输出端、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右输出端,所述的左输出单元、所述的旁路单元、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分别相串联设置。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左输出单元包括左盒体、设置于所述的左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所述的左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旁路单元包括中间盒体、设置于所述的中间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包括右盒体、设置于所述的右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所述的右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二极管分体式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结温,避免了因过热造成的盒体变形,通过采用两端输出,降低了汇流带的使用量,降低了组件内部的功劳损耗,且在应用时,降低了电缆线的使用量,降低了系统内部的功劳损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左输出单元的示意图;图3为旁路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右输出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左回路;2、中间回路;3、右回路;4、左输出单元;5、旁路单元;6、右输出单元;7、左输出端;8、右输出端;9、左盒体;10、镀锡层;11、二极管;12、汇流带;13、中间盒体;14、右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I所示,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I、中间回路2以及右回路3,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I内的左输出单元4、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2内的旁路单元5、位于所述的右回路3内的右输出单元6、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4相连接的左输出端7、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6相连接的右输出端8,所述的左输出单元4、所述的旁路单元5、所述的右输出单元6分别相串联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的左输出单元4包括左盒体9、设置于所述的左盒体9上的两个镀锡层10、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10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11、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10上的汇流带12,所述的左输出端7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10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旁路单元5包括中间盒体13、设置于所述的中间盒体13上的两个镀锡层10、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10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11、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的镀锡层10上的汇流带12。如图4所示,所述的右输出单元6包括右盒体14、设置于所述的右盒体14上的两个镀锡层10、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10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11、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10上的汇流带12,所述的右输出端8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10相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内的左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内的旁路单元、位于所述的右回路内的右输出单元、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左输出端、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右输出端,所述的左输出单元、所述的旁路单元、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分别相串联设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包括左盒体、设置于所述的左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所述的左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单元包括中间盒体、设置于所述的中间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包括右盒体、设置于所述的右盒体上的两个镀锡层、分别将两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的两个二极管、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的镀锡层上的汇流带,所述的右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的镀锡层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内的左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内的旁路单元、位于所述的右回路内的右输出单元、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左输出端、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右输出端,所述的左输出单元、所述的旁路单元、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分别相串联设置,采用二极管分体式设计,大幅度降低了结温,避免了因过热造成的盒体变形,通过采用两端输出,降低了汇流带的使用量,降低了组件内部的功劳损耗,且在应用时,降低了电缆线的使用量,降低了系统内部的功劳损耗。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797010SQ20122031593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沈彪, 李向清, 胡德良 申请人:江苏爱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包括左回路、中间回路以及右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左回路内的左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的中间回路内的旁路单元、位于所述的右回路内的右输出单元、与所述的左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左输出端、与所述的右输出单元相连接的右输出端,所述的左输出单元、所述的旁路单元、所述的右输出单元分别相串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彪李向清胡德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