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99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包括线包、两个呈E型的磁芯、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次级引线,所述第一骨架包含有管轴,所述管轴外侧绕有线包;所述磁芯包含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卡设于管轴内;所述第二骨架设有次级引线和次级引脚,所述次级引线一端连接线包,所述次级引线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爬电距离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失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爬电距离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变压器的最基本形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的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耦合。当一交流电流(具有某一已知频率)流于其中一组线圈时,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 有相同频率的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的程度。爬电距离,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为了符合安全规定,在变压器引脚与绕组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通常,变压器初次级引脚一般采用一体式结构,爬电距离小,并且需要进行飞线结构,或通过反包胶带才能达到安规要求,生产效率低,产品失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初次级引脚采用一体式结构导致爬电距离小、生产效率低和产品失效率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初次级引脚采用分立式结构,增大爬电距离,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失效率的变压器。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包括线包、两个呈E型的磁芯、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次级引线,所述第一骨架包含有管轴,所述管轴外侧绕有线包;所述磁芯包含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卡设于管轴内;所述第二骨架设有次级引线和次级引脚,所述次级引线一端连接线包,所述次级引线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骨架上还设有导槽,所述导槽上设有次级引线。进一步的,所述磁芯还包含有侧柱,所述两个磁芯的中心柱和侧柱分别两两相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变压器初次级引脚采用分立式结构,在线架绕完绕组,组装磁芯后,再组装次级引脚,通过次级引脚出线接头的绝缘处理,提高次级到初级,和次级到铁芯的爬电距离和空间距离;在不增加产品尺寸的前提下,不需要对产品次级进行飞线处理或通过反包胶带达到安规要求,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失效率;次级引脚和线包结构全分离,并使用锯齿凹槽结构,增大爬电距离。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锯齿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6为图I中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变压器,包括线包I、两个呈E型的磁芯 2、第一骨架3、第二骨架4和次级引线5,所述第一骨架3包含有管轴31,所述管轴31外侧绕有线包I ;所述磁芯2包含有中心柱21,所述中心柱21卡设于管轴31内;所述第二骨架4设有次级引线5和次级引脚7,所述次级引线5 —端连接线包1,所述次级引线5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7 ;所述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6。参照附图3-5,从变压器次级引脚7到线包I之间经过锯齿凹槽6的结构,大大增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达到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所述第二骨架4上还设有导槽41,所述导槽41上设有次级引线5。所述磁芯2还包含有侧柱22,所述两个磁芯2的中心柱21和侧柱22分别两两相对。参照附图2和6,变压器初次级引脚采用分立式结构,骨架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第一骨架3的作用是作为线架供绕线用,第二骨架的作用是供次级引线出线5并与次级引脚7连接。在第一骨架3的管轴31上绕完线包I后,组装磁芯2,两个E型磁芯2的中心柱21分别穿设在第一骨架3上的管轴31内,两个E型磁芯2的中心柱21和侧柱22分别两两相对最后扣合在一起,第二骨架3的凹部(图未示)匹配由磁芯2叠加第一骨架3后的纵向厚度并与之扣合,次级引线容纳于第二骨架3上的导槽41内并与第二骨架3上的次级引脚相连接,次级引脚与线包I间通过绝缘处理结构后全分离,提高次级到初级,和次级到磁芯2的爬电距离和空间距离。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的锯齿凹槽6,有助于增大爬电距离。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包(I)、两个呈E型的磁芯(2)、第一骨架(3)、第二骨架(4)和次级引线(5),所述第一骨架(3)包含有管轴(31),所述管轴(31)外侧绕有线包(I);所述磁芯(2)包含有中心柱(21),所述中心柱(21)卡设于管轴(31)内;所述第二骨架(4)设有次级引线(5)和次级引脚(7),所述次级引线(5)—端连接线包(1),所述次级引线(5)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7);所述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4)上还设有导槽(41),所述导槽(41)上设有次级引线(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2)还包含有侧柱(22),所述两个磁芯(2)的中心柱(21)和侧柱(22)分别两两相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包括线包、两个呈E型的磁芯、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次级引线,所述第一骨架包含有管轴,所述管轴外侧绕有线包;所述磁芯包含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卡设于管轴内;所述第二骨架设有次级引线和次级引脚,所述次级引线一端连接线包,所述次级引线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本技术结构简单,爬电距离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产品失效率。文档编号H01F27/24GK202796375SQ20122035383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蒋天明, 张洪伟 申请人: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包(1)、两个呈E型的磁芯(2)、第一骨架(3)、第二骨架(4)和次级引线(5),所述第一骨架(3)包含有管轴(31),所述管轴(31)外侧绕有线包(1);所述磁芯(2)包含有中心柱(21),所述中心柱(21)卡设于管轴(31)内;所述第二骨架(4)设有次级引线(5)和次级引脚(7),所述次级引线(5)一端连接线包(1),所述次级引线(5)另一端连接次级引脚(7);所述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锯齿凹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天明张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