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660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1)上设有观察口(2)、三个吊耳(3)、防护圈(4);该设计结构简单,其防护圈的设计阻隔了热流的冲击,观察方便,提高了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
技术介绍
在铸件锻造行业,铸件成型后需要回炉进行热处理等工艺,由于炉中温度非常高,工人在观察口观察铸件时容易受到热流冲击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I上设有观察口 2、三个吊耳3、防护圈4 ;观察口 2设计在防护罩I的中心;三个吊耳3呈三角形设计在防护罩I的罩面上;防护圈4设计在防护罩I底部的中心。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其专利技术目的,该设计结构简单,其防护圈的设计阻隔了热流的冲击,观察方便,提高了安全系数。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由附图可知,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I上设有观察口 2、三个吊耳3、防护圈4 ;观察口 2设计在防护罩I的中心;三个吊耳3呈三角形设计在防护罩I的罩面上;防护圈4设计在防护罩I底部的中心。本技术所述的防护罩I是指高耐热材料制成的圆形防护罩;其上设有观察口 2、三个吊耳3、防护圈4 ;起隔热、防热冲击的作用;其安装位置如附图I、图2中标记I所/Jn ο本技术所述的观察口 2是指防护罩的观察口 ;是防护罩I的一个空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吊耳3是指用于悬吊的吊环;三个吊耳3呈三角形设在防护罩I的罩面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防护圈4是指是防护罩I的一部分,设计在防护罩I底部的中心;起阻隔热冲击的作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所示。 标记数字标记名称I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_防护罩I_3_吊耳3_ 2I观察口 2|4I防护圈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I)上设有观察口(2)、三个吊耳(3)、防护圈(4);其特征是观察口(2)设计在防护罩(I)的中心;三个吊耳(3)呈三角形设计在防护罩(I)的罩面上;防护圈(4)设计在防护罩(I)底部的中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1)上设有观察口(2)、三个吊耳(3)、防护圈(4);该设计结构简单,其防护圈的设计阻隔了热流的冲击,观察方便,提高了安全系数。文档编号F27D21/00GK202793051SQ2012204858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耀明, 谢驰中, 潘莫明, 王惠民, 肖涛 申请人:衡阳中钢衡重铸锻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炉的防护罩,它由模具制成防护罩(1),并在防护罩(1)上设有观察口(2)、三个吊耳(3)、防护圈(4);其特征是观察口(2)设计在防护罩(1)的中心;三个吊耳(3)呈三角形设计在防护罩(1)的罩面上;防护圈(4)设计在防护罩(1)底部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明谢驰中潘莫明王惠民肖涛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中钢衡重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