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35864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喷雾主机和控制系统,所述喷雾主机出口通过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喷雾主机的喷雾环固定在负压风扇的出风口处,利用负压风扇的大风量将喷雾主机喷雾的雾粒子送的更远,扩散的面积更大,做到大面积有效降温,同时达到加湿和除尘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降温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内的高热源车间,比如管桩企业的拆模车间、冶炼车间、注塑车间、玻璃制品车间、金属加工车间、金属铸锻车间等,通常利用传统方法来降温,比如风扇或空调,在灰尘很大的空间,风扇仅能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而且会把灰尘搅动得污染更加严重,空调虽然可以降温,但耗电量惊人,因此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降温,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将喷雾主机的喷雾环固定在负压风扇的出风口处,利用负压风扇的大风量将喷雾主机喷雾的雾粒子送的更远,扩散的面积更大,做到大面积有效降温,同时达到加湿和除尘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喷雾主机和控制系统,所述喷雾主机出口通过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进一步地,所述负压风扇设有多个,多个负压风扇并联设置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喷雾管道的出风口分别与多个负压风扇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喷雾环。优选地,所述负压风扇设有六个,六个负压风扇并联设置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喷雾管道的出风口分别与六个负压风扇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喷雾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负压风扇的大风量将喷雾主机喷雾的雾粒子送的更远,扩散的面积更大,做到大面积有效降温,同时达到加湿和除尘的目的,本技术适用于工厂内的高热源车间,比如管桩企业的拆模车间、冶炼车间、注塑车间、玻璃制品车间、金属加工车间、金属铸锻车间等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降温的场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负压风机;2_喷雾主机;3_喷雾管道;4_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I、喷雾主机2和控制系统4,所述喷雾主机2出口通过喷雾管道3与负压风扇I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I与控制系统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道3与负压风扇I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所述负压风扇I设有多个,优先为六个,多个负压风扇I并联设置分别由控制系统4控制,所述喷雾管道3的出风口分别与多个负压风扇I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喷雾环。可将负压风扇设计每6台为一组,每台单独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喷雾主机2自带控制系统,在夏季高温时期,将负压风扇I和喷雾主机2同时开启,达到良好的通风降温效果。在春秋季节可以只开启负压风扇1,进行通风即可。负压风扇I是通风扇的最新类型,属于轴流风扇,因为主要应用于负压式通风降温工程而称之为负压风扇。负压式通风降温工程包含通风和降温两个方面的含义,通风和降温问题同时解决。负压风扇I还应用于正压式水帘环保空调、正压送风、正压吹风等领域。负压风扇具有体积庞大、超大风道、超大风叶直径、超大排风量、超低能耗、低转速、低噪音等特点。原理负压风扇I向外排出空气使室内气压下降,室内空气变稀薄,负压风扇I的特点形成一个负压区,空气由于气压差补偿流入室内。在工业厂房实际应用中,负压风扇 I集中安装于厂房一侧,进气口安装于厂房另外一侧,空气由进气口到负压风扇I形成对流吹风。在这个过程中,靠近负压风扇I附近的门窗保持关闭,强迫空气由进气口一侧门窗补偿流入车间。空气排着队、有秩序的由进气口流入车间,从车间流过,由负压风扇I排出车间,换气彻底、高效,换气率可高达99%。通过具体的工程设计、根据需要设计换气速度和风速,任何高热、有害气体、粉尘烟雾均能迅速排出车间,任何通风不良问题均能一次性彻底解决。从开启风扇的几秒钟内即可达到通风的效果。喷雾主机2利用柱塞泵将经过超强过滤器净化处理过的水加压至30-70kg/cm2,通过高压管路将加压的水输送到“超微细”喷雾嘴雾化,并高速旋转,通过喷喷管道3端部的喷雾环以I 15μπι的超微雾粒子喷射到整个空间,超微雾粒子在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空间湿度增大,空气的温度降低。高压微雾喷嘴每秒能产生50亿个雾滴,雾滴的直径仅为I 15 μ m,尤如山中云雾,加湿降温效果极佳。使用喷雾主机2时其目的在于使喷雾主机2制造的雾颗粒未接触到地面以前就能够蒸发,能达到此目的的方法是将雾颗粒变为愈小愈好。雾颗粒越小,就雾颗粒的数量而言,雾颗粒的表面积愈大,结果雾颗粒蒸发率愈高,所能达到的加湿效果愈好。此种喷雾主机2产生的雾点直径平均值约10微米(O. Olmm),由于体积极小(为一般人头发直径的1/10),重量轻,可以象自然雾般均匀扩散漂浮,所以即使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也能完全被空气吸收,充分发挥加湿的效果。喷嘴流量越小,喷出雾点越细蒸发越快速,冷却效果越好。为使喷嘴免于阻塞,高品质的水源供应是必要的。本技术是将负压风扇I和高压喷雾主机2组合的一种新的降温方式,在通风降温的同时做到加湿和除尘的目地,适用生产车间内高热源的车间,比如管桩企业的拆模车间、冶炼车间、注塑车间、玻璃制品车间、金属加工车间、金属铸锻车间等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降温的场所。以上所述仅用以方便说明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I)、喷雾主机(2)和控制系统(4),所述喷雾主机⑵出口通过喷雾管道⑶与负压风扇⑴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⑴与控制系统(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道(3)与负压风扇(I)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扇(I)设有多个,多个负压风扇(I)并联设置分别由控制系统(4)控制,所述喷雾管道(3)的出风口分别与多个负压风扇(I)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喷雾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扇(I)设有六个,六个负压风扇(I)并联设置分别由控制系统(4)控制,所述喷雾管道(3)的出风口分别与六个负压风扇(I)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口处均设有喷雾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喷雾主机和控制系统,所述喷雾主机出口通过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喷雾管道与负压风扇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本技术将喷雾主机的喷雾环固定在负压风扇的出风口处,利用负压风扇的大风量将喷雾主机喷雾的雾粒子送的更远,扩散的面积更大,做到大面积有效降温,同时达到加湿和除尘的目的。文档编号F24F6/14GK202792308SQ20122033226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史娟, 陈元辉 申请人:上海弘业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高压喷雾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负压风扇(1)、喷雾主机(2)和控制系统(4),所述喷雾主机(2)出口通过喷雾管道(3)与负压风扇(1)出风口连接,所述负压风扇(1)与控制系统(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管道(3)与负压风扇(1)出风口连接处设有喷雾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娟陈元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