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善骏专利>正文

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586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主要由节流管(5)、水箱(8)、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太阳能蒸发器(13)等组成,由于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在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制冷管(11)内的水或制冷剂就减少,由于节流管(5)的管径很小,其补充的水或制冷剂量小于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的量,使得制冷管(11)内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就吸收了制冷管(11)的外界的热能,从而实现了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空调系统再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是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是主要能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系统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制造成单体装置和分部安装在建筑物等上做成空调系统装置运用。技术背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现有的建筑物等上的 空调系统主要是消耗电能或其它一次性能源,现有的建筑制冷空调系统完全独立自成系统无视自然界强大的天然能量,并且现有的建筑制冷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各系统部件造价昂贵,另外现有的建筑用通风和空调也相互矛盾不便应用。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的情况,专利技术人总结了过去的专利技术和研究了“宁武万年冰洞”、“湖北省秭归县龙会观山上的一对冰火洞”天然制冰机理,研究成果也完全解释清了 “冰火洞制冷”的各种自然现象。专利技术人根据以下资料和视频资料进行了“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研究一“宁武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在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春景洼乡麻地沟村东海拔2300米的山上,有一处万年冰洞。它的奇特在于以洞外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特别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鲜花盛开而洞内寒气逼人、冰笋玉立。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在洞口以下距地面100多米处,分成上下五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梯、过冰栈,可到各层参观。每层有平台,可容数十人。洞内的地面、洞顶、洞壁上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笋、冰花、冰钟、冰佛、冰床、冰挂、冰兽、冰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称奇的是,冰洞所在的山之阳约民200米处是一座死火山,冰洞与火山隔山常年并存。大自然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冰与火难以相容,而这里火山与冰洞却奇妙地共同生存在一座山上。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记载,这里火山数百年不熄。虽为地下煤自燃,但山的阳面为火山,山阴面为冰洞,这一山中一凉一热,两个截然相反的景观并存实属奇怪、罕见。至今还没有人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冰洞发现于什么时代,无从考究。当地人称之为“万年冰窖”,只知道从他们记事起就有这么个大冰窟窿,每年到夏天雨少或大旱缺水时年轻力壮的男子会结伴去系着绳索、提着斧子之类的利器下里面砍冰块回来化水。冰洞内一年四季永远保持着_4°C。底部有多深,无法探测。洞内最宽处直径有20多米,最窄10多米;洞内四周全是冰。自1995年开发以来,万年冰洞震惊了世界,震惊了自然科学界。国内许多地质专家通过考察认定,该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几百万年历史。目前,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下冰洞、走冰桥,来到这座冰的宫殿,大自然的杰作便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冰瀑、冰钟、冰帘、冰笑、冰人、冰花,或玲珑剔透,或晶莖夺目,或姿态婀娜,或雄伟壮丽,无不显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寂寞地存在了 300万年,如今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境。据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罗泽文教授介绍,他走过全国一万多个洞,仅发现9个冰洞,宁武冰洞当属冠军,而那些冰洞都已溶化,这是惟一幸存的冰洞了。在第一层,一座厚达6米的落地冰钟,冰肌玉肤,古朴壮实,记载着逝者如斯的远古岁月。第二层最为漂亮壮观,一座冰雕的大厅,四周花木扶疏,人兽雄立,似在演奏一首关于人与自然的交响乐。在第三层,有中西两位受人仰幕的女性,一位冰观音,一位冰维纳斯,爱情与善良在这里相聚。虫鱼鸟兽,琼楼玉宇,碧树银花,都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这简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从冰洞所处位置分析该地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岩溶发育区,并且经历了温暖潮湿的气候作用,逐渐形成石灰岩溶洞;而且该地区曾经是山岳冰川发育区,在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时,大量的积雪、冰川融水甚至破碎冰块堆积于洞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变化,融化和重新凝结,再加上大气降水的不断渗入,在溶洞内形成各种形态冰物质的广泛分布现象一冰洞形成;以后的年代,由于当地比较特殊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冰洞得以有效保存,宁武冰洞的形成是由岩溶作用和冰川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宁武县有个暑天冰洞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纷纷猜测这种神奇现象的真正成因。种种猜测猜测一冰洞的形成是特殊地质结构所致?为此,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陈诗才也专门从北京赶到宁武进行考察。然而当第一次进入冰洞后,即使见多识广的他也连连称奇。陈诗才告诉记者,他看完后,感觉非常惊奇,洞内冰的类型起码有上十种,比如冰柱、冰石笑、冰的钟乳石、冰的润管、冰花、冰葡萄、还有冰的结晶片等。他发现,尽管冰的厚度不一,但是所有的冰都是附着在石灰岩上的,整个冰洞高达100多米。陈诗才说,这个冰洞的规模,绝对不会是人造的,虽然冰洞的传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从现场可以推测,这个冰洞形成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几百年,距现在差不多有100多万年了。这个天然的洞穴是100多万年前由水冲刷形成的,可为什么这个并不符合结冰条件的洞里现在却结满了冰?这么大数量的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时候,闻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说“以我自己的理解,这个地方有火山,也有水,可能是本身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才形成了结冰的环境。”但陈诗才却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他认为,火山的发生缘于山西一带,有煤的自燃现象。因为煤挖出来后,一些煤矸石里,含有磷、硫这类东西,一见阳光,就氧化自燃了。猜测二 冰洞的形成得益于洞的形状?陈诗才经过走访后认为,尽管宁武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冰洞的形成,但还是有不少的外部因素能够减少冰的融化。由于管涔山的海拔达到了 2000多米,而洞口所处的位置在山的阴面,这对冰的常年不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整个洞的形状,也对洞内温度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认为,洞是一个正口袋形,这样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洞底的温度凉,它不交换。如果洞形倒过来,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比重低,洞内温度凉、比重高,热量需要交换,这样就损害了冰的保存量。猜测三冰洞的形成缘于冰川学说?正是因为洞的形状并不利于洞里洞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尽可能减少了冰的损害。但是,即使有了这些外在的保护因素,可是这么大数量的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冰川学说。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自诞生以来,气候一直在变化当中。早在几亿年前,地球就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运动,而且只有冰川运动才会拥有如此猛烈的能量,才能形成许多地质奇观,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冰川运动,使大量的冰涌进了一个冲刷成形的洞中,也就形成了今天非常神奇的冰洞。按照这种推测,宁武县暑天冰洞的成因就可以解释了。但是,尽管常人看来洞中的冰都是一样的,可经过专门的取测后人们发现,冰的年龄却是各不相同。陈诗才说,冰也分层,也有个核心层,核心部分的冰,从结冰的情况和它所含的一些沉积物来看,这部分冰比较老。外面的、靠近洞口或者靠近主流水道的这些冰比较新。而根据闻鹏这两年的观察,山上雨水多的时候,雨水常常会流进洞中并且融蚀掉不少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在原来冰融化的地方,又都自动地恢复了原貌,也就是说,这个神奇的冰洞 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减少,它还会进行自我修复。因此,陈诗才认为冰川学说似乎也存在漏洞。因为冰川学说的解释是冰融了就融了,永远空了,化一点就没一点,它不会自己再生。猜测四冰洞的形成是地热负异常说作怪?其实不仅是山西省宁武县的这个冰洞成因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就是在整个地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主要由水箱上附翼(1)、上附翼导管(3)、节流管(5)、上附翼交换管(6)、进水或制冷剂管(7)、水箱(8)、排污管(9)、排气管(10)、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太阳能蒸发器(13)、换热风机(14)、背阴冷凝器(15)、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组成,其特征是:水箱(8)连接节流管(5),节流管(5)连接制冷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骏
申请(专利权)人:孙善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