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9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纵剪浮动定位机构,特征是采用滑轨及连接件、油缸支板固定在支架上,托板固定在滑轨及连接件上,油缸安装在油缸支板上;下滑块、上滑块可在滑轨及连接件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托辊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孔用弹簧挡圈、轴用弹簧挡圈安装在辊轴上,辊轴的两端分别空套下滑块;辊轴的两端分别空套上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防止带钢进入圆盘式纵剪机前的向上翘曲;压紧钢带,防止钢带在纵剪过程中产生得轴向漂移,保证(被)纵剪带钢的尺寸精度;带钢纵剪后长度方向不会产生翘曲,宽度方向带钢边缘不会产生扭曲并出现飞边毛刺;整个由液压和电动操作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消耗时间少,带钢纵剪生产线设备使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具体地说是带钢纵剪生产线圆盘式 剪切机前后使用的带钢浮动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带钢纵剪生产线圆盘式剪切机前后广泛采用人工调节压板(衬毛 毡)位置方式进行带钢定位。穿带时,人工拧动螺母松开压板,而正常纵剪 时,又需要看准时机,人工拧动螺母压紧压板,实现圆盘式剪切机前后带钢 的定位。因此,这种定位方式对工人技术素质要求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多且带钢纵剪质量(带钢板形及切边光洁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纵剪浮动定位机构,能防止钢带在纵剪过程中产生轴向漂移,保证(被)纵剪带钢的尺寸精度; 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消耗时间少,带钢纵剪生产线设备使用效率高。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滑轨及连接件、油缸支板固定在支架上,托板固定在滑 轨及连接件上,油缸安装在油缸支板上;下滑块、上滑块可在滑轨及连接件 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托辊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孔用弹簧挡圈、轴用弹簧 挡圈安装在辊轴上,辊轴的两端分别空套下滑块、上滑块。所述的托板上安装微调螺杆及锁紧螺母,压辊的高度及与被剪带钢的平 行度可通过微调螺杆及锁紧螺母。所述的油缸支板上安装衬套耳环,衬套耳环内安装芯轴,并固定在耳座 上。所述的压辊和托滚分别采用复合胶辊。 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方便;2、能防止带钢进入圆盘 式纵剪机前的向上翘曲;3、压紧钢带,防止钢带在纵剪过程中产生得轴向漂 移,保证(被)纵剪带钢的尺寸精度;4、带钢纵剪后长度方向不会产生 翘曲,宽度方向带钢边缘不会产生扭曲并出现飞边毛刺;5、整个机构由液压 和电动操作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消耗时间少(是现有技术的10%左右),带钢纵剪生产线设备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横剖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横剖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纵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压辊(复合胶辊)1、托辊(复合胶辊)2、滑轨及连接件3、锁紧螺母4、下滑块5、上滑块6、'支架7、微调螺杆8、托板9、耳座10、 芯轴11、衬套耳环12、油缸支板13、油缸14、孔用弹簧挡圈15、轴承组件 16、轴用弹簧挡圈17及辊轴18等组成。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滑轨及连接件3、油缸支板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固定在 支架7上,托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滑轨及连接件3上,油缸14安装在油缸支 板13上,采用连接螺栓固定。压辊l、托辊2、滑轨及连接件3、油缸支板 13、托板9、油缸14为该定位机构的左右对称部件安装(省略右边安装描述)。 下滑块5、上滑块6可在滑轨及连接件3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复合胶辊) 1、托辊(复合胶辊)2通过轴承组件16、孔用弹簧挡圈15、轴用弹簧挡圈 17安装在辊轴18上。辊轴18 (托辊组件)的两端分别空套着下滑块5。所 述的托板9上安装微调螺杆8及锁紧螺母4,压辊1的高度及与被剪带钢的 平行度可通过微调螺杆8及锁紧螺母4调整并固定。辊轴18 (托辊组件)的 两端分别空套着上滑块6,压辊的升降、升降时机及压紧力度根据带钢厚度 及工艺质量状态由电控系统控制,通过油缸(活塞杆伸縮)14、衬套耳环12、 芯轴ll、耳座及连接螺栓10实施。所述的油缸支板13上安装衬套耳环12, 衬套耳环12内安装芯轴11,并采用连接螺栓固定在耳座10上。本专利技术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安装在带钢纵剪生产线圆盘剪刀轴前后,被剪 带钢通过其托辊、压辊间隙被定位并改善质量状况的。根据被纵剪钢带厚度 及(工艺)质量状态,合理调整并圆定托辊(复合胶辊)2的高度。油缸活 塞杆回縮,带动压辊(复合胶辊)l上升,方便穿带并(开始)纵剪。 带钢(被)纵剪至一定速度(传感器检测并由工艺质量确定速度大小),电气 系统发出信号,油缸14油缸以一定压力(油缸压力油压强可调)压下压辊(复合胶辊)1,被剪带钢被定位。为方便圆盘式纵剪机刀片调整更换,机后压辊 装置的支架7可安装在圆盘式纵剪机的固定或活动牌坊上。权利要求1. 一种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其特征是采用滑轨及连接件(3)、油缸支板(13)分别固定在支架(7)上,托板(9)固定在滑轨及连接件(3)上,油缸(14)安装在油缸支板(13)上;下滑块(5)、上滑块(6)可在滑轨及连接件(3)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1)、托辊(2)分别通过轴承组件(16)、孔用弹簧挡圈(15)、轴用弹簧挡圈(17)安装在辊轴(18)上,辊轴(18)的两端分别空套下滑块(5);辊轴(18)的两端分别空套上滑块(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9) 上安装微调螺杆(8)及锁紧螺母(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支 板(13)上安装衬套耳环(12),衬套耳环(12)内安装芯轴(11),并固定 在耳座(10)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l) 和托滚(2)分别采用复合胶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纵剪浮动定位机构,特征是采用滑轨及连接件、油缸支板固定在支架上,托板固定在滑轨及连接件上,油缸安装在油缸支板上;下滑块、上滑块可在滑轨及连接件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托辊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孔用弹簧挡圈、轴用弹簧挡圈安装在辊轴上,辊轴的两端分别空套下滑块;辊轴的两端分别空套上滑块。本专利技术能防止带钢进入圆盘式纵剪机前的向上翘曲;压紧钢带,防止钢带在纵剪过程中产生得轴向漂移,保证(被)纵剪带钢的尺寸精度;带钢纵剪后长度方向不会产生翘曲,宽度方向带钢边缘不会产生扭曲并出现飞边毛刺;整个由液压和电动操作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消耗时间少,带钢纵剪生产线设备使用效率高。文档编号B23D33/00GK101249572SQ20081002329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何英军, 周小芳 申请人: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剪浮动定位机构,其特征是采用滑轨及连接件(3)、油缸支板(13)分别固定在支架(7)上,托板(9)固定在滑轨及连接件(3)上,油缸(14)安装在油缸支板(13)上;下滑块(5)、上滑块(6)可在滑轨及连接件(3)滑轨轨道内滑动,压辊(1)、托辊(2)分别通过轴承组件(16)、孔用弹簧挡圈(15)、轴用弹簧挡圈(17)安装在辊轴(18)上,辊轴(18)的两端分别空套下滑块(5);辊轴(18)的两端分别空套上滑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芳何英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五冶金属压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