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架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61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床架连接件,连接在折叠床架的上下横杆之间,该床架连接件为呈“L”型的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下端则延伸出一拐角边,拐角边上设有枢孔;连接件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该凸起边的长度与上下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拐角边的宽度与横杆的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支撑牢固,转折顺利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床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床架连接件
技术介绍
常用的床架中,尤其是可收折的床架,在床架中一般需要有连接件件作为支撑,如图I所示的一种折叠床架,单元床架组I’分别包括上框架组11’和下框架组12’,上框架组11’包括有两枢接于连接座2’的横杆111’及两横杆111’之间的两纵杆112’,两横杆111’之间还设有两纵梁杆113’,两纵杆112’之间设有若干横梁杆114’以增强上框架组11’对上方床垫或床板的支撑力度。下框架组12’的两横杆121’也分别枢接于连接座2’上。同一单元床架组I’中,上下框架组的横杆111’与横杆121’之间枢接有一连接件13’,用以支撑上框架组12’,连接件13’可设于两横杆的中部或者相对于连接座的尾部位置,也可设置多根连接件13’。对于这样的连接件结构,其只是枢接在上下框架组的两横杆之间,形成支撑立杆,并可在床架收折时收靠实现床架的收折。但是,在连接件中,连接件的上下端处分别须设有两枢孔用于枢接在床架中,故在枢接处,因须承受来自床架上方的承重压力,故在枢接处容易出现松动,且支撑片也须有较大的厚度,而对于这样的连接件因是一连接片体结构,支撑不够牢固,且在抵靠处,其转折上也不够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架连接件,其具有支撑牢固,转折顺利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床架连接件,连接在折叠床架的上下横杆之间,该床架连接件为呈“L”型的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下端则延伸出一拐角边,拐角边上设有枢孔;连接件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该凸起边的长度与上下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拐角边的宽度与横杆的宽度相同。所述的上下横杆之间至少枢接两组连接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床架在展开状态,该床架连接件在对两横杆进行连接支撑的同时,凸起边恰好对位于两横杆之间,从而可对床架上方的重量压力起到一定的支撑,使床架的支撑更加牢固;而床架进行收折时,两横杆之间通过枢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拐角边,该拐角边恰好连接在横杆的侧面上,可使得横杆之间在进行转折收靠时更加顺畅,且收折后靠合后各杆件之间分布更集中,收折更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床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于床架中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在床架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床架半收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 技术在床架收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图2、图3所示,折叠床架包括左右各一个单元床架组1,两单元床架组I分别枢接于中部的连接座2。其中,单元床架组I分别包括上框架组11和下框架组12,上框架组11包括有两枢接于连接座2的横杆111及两横杆111之间的两纵杆112,两横杆111之间还设有两纵梁杆113,两纵杆112之间设有若干横梁杆114以增强上框架组11对上方床垫或床板的支撑力度,在下框架组12中,也设有纵梁杆123。下框架组12的两横杆121也分别枢接于连接座2上,故连接座2上设有4个枢孔以连接横杆111及横杆121。同一单元床架组I中,上下框架组的横杆111与横杆121之间枢接有至少一组连接件3作为支撑立杆,用以支撑上框架组12,本实施例中,一个单元床架组中的上框架组和下框架组之间枢接有两组连接件3。其中,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枢接在横杆111和横杆121上,本技术的连接件3,如图3所示,连接件3为一 “L”型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31,可令其枢接在床架的其中一横杆上,而连接件3的下端延伸出一拐角边32,该拐角边32的宽度大致与横杆的宽度相同,在拐角边32上设有一枢孔321,从而可使连接件3的下端枢接在横杆112上,而在连接件3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33,该凸起边33的长度与横杆111与横杆121之间的距离相等,故床架在展开状态时,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的枢孔31、321分别连接在横杆上时,凸起边33的两端抵靠在两横杆上,故凸起边33的凸起方向可依具体连接方向而定,凸起边33可对床架的横杆进行搭靠,尤其对于上框架组中的横杆111,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床架在展开状态时,横杆111与横杆121之间枢接有连接件3,连接件3作为支撑杆件,本技术的连接件3中设有凸起边33,故连接件3在对两横杆进行连接支撑的同时,凸起边33恰好对位于两横杆之间,从而可对床架上方的重量压力起到一定的支撑,连接件3多得到一受力支撑点,使床架的支撑更加稳固,间接也可减小连接件3的厚度,节省一定的材料成本。结合图4至图6所示,当床架进行收折时,两单元床架组I通过枢接于中部的连接座2实现对收,收折过程中,各单元床架组中的上框架组11和下框架组12也同时配合进行收折,上框架组11和下框架组12中,横杆111和横杆121之间通过枢接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的一端设有拐角边32,该拐角边32恰好连接在横杆121的侧面上,可使得横杆之间在进行转折收靠时更加顺畅,且收折靠合后各杆件之间分布更集中,收折更方便。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床架连接件,连接在折叠床架的上下横杆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床架连接件为呈“L”型的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下端则延伸出一拐角边,拐角边上设有枢孔;连接件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该凸起边的长度与上下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床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拐角边的宽度与横杆的宽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床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下横杆之间至少枢接两组连接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床架连接件,连接在折叠床架的上下横杆之间,该床架连接件为呈“L”型的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下端则延伸出一拐角边,拐角边上设有枢孔;连接件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该凸起边的长度与上下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拐角边的宽度与横杆的宽度相同。本技术具有支撑牢固,转折顺利的优点。文档编号F16C11/04GK202790059SQ20122038303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石艮 申请人:格联特(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架连接件,连接在折叠床架的上下横杆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床架连接件为呈“L”型的片体结构,其在竖直端的上端部上设有枢孔,下端则延伸出一拐角边,拐角边上设有枢孔;连接件竖直端内侧面的中部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一凸起边,该凸起边的长度与上下横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艮
申请(专利权)人:格联特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