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压条及板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38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压条及板材连接结构。该工程压条包括一弧型压条,与弧型压条相对设置的一平板状压条以及一盖板。弧型压条的弧型部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弧型部的两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抵靠部;平板状压条的平板部的两端向上延伸各形成一抵靠部,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凸起部;盖板盖在弧型压条的凹槽上将其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使用该工程压条连接板材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程压条,可以稳定地连接不同厚度的板材,且不易漏水,适用于屋顶或墙面等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压条及板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采光材料阳光板,普遍用于各种建筑采光屋顶和室内装饰装修;火车站和航空港等待厅及过街天桥、通道顶棚;汽车站、轮渡码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顶盖和装潢园林小品;天窗、地窖、拱形屋顶及商场顶棚;旅游、游艺场合奇怪装潢及休息廊厅;透光隔热及隔音屏障路牌广告、灯箱广告;高级内装修板等领域。现有的阳光板大多为平板,标准宽度为2100mm。如图I所示,施工时,阳光板5铺设在支架4上,考虑到防水需求,在阳光板5与阳光板5之间的接缝处42上方铺设防水胶带44,并上压铝合金弧压条43,并配合防水自攻钉45,此外,还需要沿着接缝处42打中性硅胶46进行密封。安装方式复杂,且随着阳光板5的热胀冷缩,接缝处42会出现松动,中性硅胶46和防水胶带44也会逐渐老化,漏水现象就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尚需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件,不仅能够紧密连接两块板材,使其不易松动,还应安装简单、防漏水、外表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工程压条,安装方便,能够紧密连接两块板材,不易漏水,外表美观。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压条,包括一弧型压条,所述弧型压条包括一弧型部和两抵靠部,所述弧型部中部朝下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弧型部的两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抵靠部;一平板状压条,所述平板状压条与所述弧型压条相对设置,包括一平板部、一凸起部和两抵靠部,所述平板部的两端向上延伸各形成一抵靠部,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凸起部;一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弧型压条的凹槽上将其密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的两抵靠部均设置一卡口,所述卡口用于放置密封条;和/或所述平板状压条的两抵靠部均设置一卡口,所述卡口用于放置密封条。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和/或所述平板状压条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平板状压条的凸起部是内部中空的,具有一通孔。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卡扣部,所述盖板主体为弧形板或平板,所述盖板主体的两端向下延伸各形成一卡扣部,卡扣在所述弧型压条的凹槽上。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盖板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工程压条是铝合金工程压条或聚碳酸酯工程压条。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板材连接结构,包括一支架、两块板材、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工程压条,其中,所述弧型压条的两抵靠部分别抵靠在所述两块板材的上端面;所述平板状压条的平板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两抵靠部分别抵靠在所述两块板材的下端面,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两块板材之间;一紧固件贯穿所述弧型压条的凹槽、所述平板状压条的凸起部、平板部,进入入所`述支架,将所述两块板材、所述工程压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弧型压条的凹槽上将所述凹槽密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的两抵靠部均设置一卡口,所述卡口放置密封条;所述平板状压条的两抵靠部均设置一卡口,所述卡口放置密封条;且所述弧型压条的两抵靠部和所述平板状压条的两抵靠部均通过所述密封条抵靠在所述两块板材上。本技术的工程压条,可以稳定地连接板材,尤其是较厚的板材,且不易漏水,适用于屋顶或墙面等处。应理解,在本技术范围内中,本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阳光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程压条用于连接板材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弧形压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平板状压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用于连接板材的工程压条,其中,弧型压条通过两端的抵靠部抵靠在板材上,平板状压条放置在支架上,两端的抵靠部抵靠在板材上,中部的凸起部位于两板材之间,使用螺钉穿过弧型压条中部的凹槽、凸起部、平板部,进入支架,可以使板材牢固地连接在支架上。使用一盖板盖在凹槽上,不仅外表美观,螺钉不外露,不易生锈,且不易漏水。弧型压条和平板状压条相互独立,使用时相对设置,可以连接不同厚度的板材,安装方式简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技术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工程压条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工程压条,包括一弧型压条1,如图3所示,所述弧型压条I包括一弧型部10和两抵靠部12,所述弧型部10的中部朝下凹陷,形成一凹槽11,所述弧型部10的两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抵靠部12 ;一平板状压条2,所述平板状压条2与所述弧型压条I相对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平板状压条2包括一平板部20、一凸起部21和两抵靠部22,所述平板部20的两端向上延伸各形成一抵靠部22,所述平板部20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凸起部21 ; 一盖板3,所述盖板3盖在所述弧型压条I的凹槽11上将其密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I的两抵靠部12均设置一^^口 13,所述卡口 13用于放置密封条14。两抵靠部12通过密封条14抵靠在板材5上,有效密封,不易漏水,且无需在相接处使用硅胶等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平板状压条2的两抵靠部22均设置一^^口 23,所述卡口 23用于放置密封条24。两抵靠部22通过密封条24抵靠在板材5上,有效密封,不易漏水,且无需在相接处使用硅胶等材料。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I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平板状压条2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平板部20的凸起部21内部具有通孔28,节约材料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在另一优选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盖板3包括盖板主体30和卡扣部31,所述盖板主体30为弧形板或平板,所述盖板主体30的两端向下延伸各形成一卡扣部31,卡扣在所述弧型压条I的凹槽11上。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盖板3是一体成型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工程压条是铝合金工程压条或聚碳酸酯工程压条。板材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板材连接结构,包括一支架4、两块板材5和本技术的工程压条,其中,所述弧型压条I的两抵靠部12分别抵靠在所述两块板材5的上端面;所述平板状压条2的平板部20设置在所述支架4上,两抵靠部22分别抵靠在所述两块板材5的下端面,所述凸起部21设置在所述两块板材5之间;一紧固件6贯穿所述弧型压条I的凹槽11、所述平板状压条2的凸起部21、平板部20,进入支架4,将所述两块板5、所述工程压条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所述盖板3盖在所述弧型压条I的凹槽11上将所述凹槽11密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紧固件6为螺钉或本领域惯常使用的用于固定的元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弧型压条I的两抵靠部12均设置一卡口 13,所述卡口 13放置密封条14 ;所述平板状压条2的两抵靠部22均设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包括:一弧型压条,所述弧型压条包括一弧型部和两抵靠部,所述弧型部中部朝下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弧型部的两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抵靠部;一平板状压条,所述平板状压条与所述弧型压条相对设置,包括一平板部、一凸起部和两抵靠部,所述平板部的两端向上延伸各形成一抵靠部,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凸起部;一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弧型压条的凹槽上将其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春钟波
申请(专利权)人:品诚塑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