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南极天文观测站发电舱的温控智能窗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南极天文观测站发电舱的温控智能窗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为建设我国首座独立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南极自动天文观测站,实现在南极开展自动天文观测和其他科学探测,需突破高原极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天文观测站的许多关键技术,其中电源保障是由置于发电舱内的发电设备实现。由于南极地处高原极寒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为-58. 5°C且夏季和冬季温差大,因而为天文观测站提供电力的发电仪器设备需放置发电舱中,发电舱因有较好的绝热保温性能。在设计发电舱的保温性能时按冬季温度最低的工况进行,即在发电舱外温度最低时,当发电舱与外界达到热平衡后, 发电舱内温度仍在其内部仪器设备正常工作范围内。然而夏季南极温度相对于冬季较高, 因发电舱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发电舱与外界达到热平衡后,其内温度有可能超过其内部仪器设备正常工作范围,而影响其内部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这样就需要实时监测发电舱内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采用主、被动温控模式让发电舱内仪器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另夕卜,南极发电舱长期处于无人值守状态,需要采用智能化的自动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南极天文观测站发电舱的温控智能窗控制装置,包括窗体以及设置在窗体上的窗户卷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式温控模块和强制式温控模块,所述的主动式温控模块包括感温包、毛细管、滑道、滑块和连杆,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窗户卷帘下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滑块连接,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滑道内,在滑道的下端连接所述的毛细管,毛细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感温包,在所述的感温包内设置有受热蒸发的制冷剂,感温包的上端经毛细管与所述的滑道连通所述的强制式温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和风扇,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的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的风扇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平,许兆林,张程宾,施明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