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涉及一种光线感应自动窗帘升降器。它解决了目前的电动窗帘不能根据光线感应调整窗帘开启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窗帘卷轴和窗帘帘布,窗帘帘布的上端连接在窗帘卷轴的转动轴上,它还包括中控电路、窗帘升降驱动器和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光电感应电子元件的光线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的光线信号输入端;中控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感应电子元件控制信号输入端;中控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中控电路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窗帘升降驱动器、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窗帘卷轴转动。用于需要遮挡光线的办公或教学等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线感应自动窗帘升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场所如办公或教学场所使用的窗帘无论是电动的还是手动的都需要由人来现场控制升降或开合,以达到避免阳光直射到室内。随着一天中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需要频繁地调整窗帘的位置。而频繁地调整窗帘角度会严重分散现场所有人员的注意力,影响工作效率。对于一些无人值守的机房既需要白天的光线为监控系统提供照明,又需要避免阳光直射进入室内,也很难配备专人来经常性地调整窗帘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电动窗帘不能根据光线感应调整窗帘开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包括窗帘卷轴和窗帘帘布,窗帘帘布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窗帘卷轴的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中控电路、窗帘升降驱动器、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所述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电路的窗帘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固定在窗帘帘布的底部面向阳光的一侧,并且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之上,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至10厘米;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距离窗帘帘布底边的距离为10至20厘米;窗帘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窗帘卷轴转动。本专利技术是在窗帘接近底部的外侧安装上下排列有一定间距的A、B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在受到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光电感应电子元件被触发。中控电路分别连接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和窗帘升降电机。中控电路设计成每隔一段时间对A、B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触发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控制窗帘升降电机动作,使窗帘自动调整位置到阳光分界线处于A、B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之间。如果完全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则窗帘完全上升到顶部限位传感器位置,如果整扇窗都有阳光直射则将窗帘完全下降到底部限位传感器位置。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控制窗帘根据阳光直射的位置自动调整升降,确保室内获得充足的漫射自然光线同时又能避免直射阳光进入室内。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可长期自动运行。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包括窗帘卷轴7和窗帘帘布8,窗帘帘布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窗帘卷轴7的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中控电路I、窗帘升降驱动器2、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 ;所述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I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I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电路I的窗帘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固定在窗帘帘布8的底部面·向阳光的一侧,并且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之上,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至10厘米;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距离窗帘帘布8底边的距离为10至20厘米;窗帘升降驱动器2用于驱动窗帘卷轴7转动。中控电路I定时对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的触发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控制窗帘升降驱动器2从而控制窗帘卷轴7卷起和降落窗帘帘布8的升降位置,达到自动调整窗帘帘布8的位置到阳光分界线处于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之间,如果完全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则将窗帘帘布8的底部完全上升到限位传感器3位置,如果整扇窗都有阳光直射则将窗帘帘布8的底部完全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还包括限位传感器3和窗帘底杆4 ;限位传感器3设置在窗帘升降驱动器2的下端,当限位传感器3检测窗帘底杆4的高度与限位传感器3的高度相同时,该限位传感器3发出限位信号给中控电路I。中控电路I根据限位传感器3发出限位信号暂停窗帘升降驱动器2工作。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还包括电源9,该电源9用于给中控电路I、窗帘升降驱动器2、限位传感器3、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供电。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是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述技术特征的合理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包括窗帘卷轴(7)和窗帘帘布(8),窗帘帘布(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窗帘卷轴(7)的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中控电路(I)、窗帘升降驱动器(2)、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 所述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I)的第一信号输入端; 所述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I)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所述中控电路(I)的窗帘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固定在窗帘帘布(8)的底部面向阳光的一侧,并且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之上,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至10厘米;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距离窗帘帘布(8)底边的距离为10至20厘米;窗帘升降驱动器(2)用于驱动窗帘卷轴(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限位传感器(3)和窗帘底杆(4); 限位传感器(3)设置在窗帘升降驱动器(2)的下端,当限位传感器(3)检测窗帘底杆(4)的高度与限位传感器(3)的高度相同时,该限位传感器(3)发出限位信号给中控电路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9),该电源(9)用于给中控电路(I)、窗帘升降驱动器(2)、限位传感器(3)、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5)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兀件(6)的正上方。全文摘要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涉及一种光线感应自动窗帘升降器。它解决了目前的电动窗帘不能根据光线感应调整窗帘开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窗帘卷轴和窗帘帘布,窗帘帘布的上端连接在窗帘卷轴的转动轴上,它还包括中控电路、窗帘升降驱动器和两个光电感应电子元件;光电感应电子元件的光线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的光线信号输入端;中控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感应电子元件控制信号输入端;中控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根据光线感应控制窗帘自动升降装置,它包括:窗帘卷轴(7)和窗帘帘布(8),窗帘帘布(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窗帘卷轴(7)的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中控电路(1)、窗帘升降驱动器(2)、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和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所述一号光电感应传感器(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二号光电感应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控电路(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电路(1)的窗帘升降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窗帘升降驱动器(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和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固定在窗帘帘布(8)的底部面向阳光的一侧,并且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位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之上,所述一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5)与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至10厘米;二号光电感应电子元件(6)距离窗帘帘布(8)底边的距离为10至20厘米;窗帘升降驱动器(2)用于驱动窗帘卷轴(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威,张忠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