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包括门扇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连接杆,门洞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门扇的顶端固定有上滑动支架,所述滑轮组件铰接在上滑动支架上,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上转动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滑动支架上。本产品在门扇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在门洞的顶端安装有滑轨,门扇转动的同时滑轮在滑轨上滑动,在开门或关门时,门扇移动的覆盖范围较小,相比于普通平开门可以在室内外节省出较大空间;进一步,该门扇不分前后方向,可以实现自由前后开门或关门,残疾人在使用时只需坐在轮椅上推或拉门扇的一侧即可开门或关门,不需要一边旋转门扇一边移动轮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特别是一种无障碍旋转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门是平开门。平开门从形式上分为普通平开门、门中门、子母门和复合门。普通平开门即为单扇开启的封闭门中,这种门扇在转动时,其转动的半径非常大,在室内或室外常 常需要留出足够大的供门扇移动的空间,这样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如果在门扇移动范围内放置有其它物品,则会使开门或关门受阻,影响到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而且残疾人坐在轮椅上通过时,在打开或关闭门扇时轮椅都需要跟着门扇移动,这样室内外还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轮椅,或者在门扇移动到有足够的让轮椅通过的后才能通行,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无障碍旋转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包括门扇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连接杆,门洞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铰接在门扇顶端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所述上转动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门扇顶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门扇的顶端固定有上滑动支架,所述上转动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滑动支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有下转动臂,所述门扇的底面铰接有转盘,所述下转动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伸入转盘的下部的凹槽。进一步,所述滑轨中空,其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限制滑轮行程的挡块。进一步,所述滑轨的下面设置有便于滑轮组件放入滑轮内部的开口槽。进一步,所述滑轨下面的开口槽的相应位置固定有滑轨盖。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接有门柱。进一步,所述滑轮组件包括骨架及滑轮,所述滑轮对称安装在骨架的两侧,其数量为2 6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在门扇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在门洞的顶端安装有滑轨,门扇转动的同时滑轮在滑轨上滑动,这样在开门或关门时,门扇移动的覆盖范围较小,相比于普通平开门可以在室内外节省出较大的空间;进一步,该门扇不分前后方向,可以实现自由前后开门或关门,特别适合残疾人使用,残疾人只需坐在轮椅上推或拉门扇的一侧即可开门或关门,不需要一边旋转门扇一边移动轮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轨放置挡块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f图4所示,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包括门扇I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21,上转动臂21在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铰接有上滑动支架11。上滑动支架11通过螺栓5连接在门扇I的顶端的凹槽里,可以增加门扇I顶部的稳定性,延长门扇I的使用寿命。所述上滑动支架11与门扇I通过螺栓5连接,所述螺栓5穿过滑轮组件4的骨架41和上滑动支架11连接在门扇I上。螺栓5设置在门扇I顶端的中部;门扇I在转动时,螺栓5不断的向内旋进或向外旋出门扇1,以保证门扇I可以相对于上转动臂21转动。门洞的顶部固定有中空的滑轨3,滑轨3的内部设置有滑轮组件4,滑轮组件4包括骨架41及滑轮42,所述滑轮42对称安装在骨架41的两侧,其数量可优选为6个,这样既可以保证滑轮42在滑轨3上平稳地滑动。滑轨3的下面设置有便于滑轮组件4放入滑轮42内部的开口槽32,滑轮组件4从开口槽32处放入滑轨3内部。在开口槽32的相应位置固定有滑轨盖33,以封住开口槽32,避免灰尘进入到滑轨3里面,影响滑轮组件4的移动。滑轨3在靠近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有限制滑轮42行程的挡块31,以防止滑轮组件4运动行程过大,影响门扇I的转动。滑轮组件4铰接在上滑动支架11上,门扇I及固定在其上的上滑动支架11转动时带动滑轮42在滑轨3内滑动,这种运动方式大大减小了门扇I转动的覆盖范围。连接杆2的下端铰接有下转动臂22,门扇I的底面铰接有转盘12,下转动臂22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伸入转盘12的下部的凹槽,门扇I在转动时其底面的转盘12带动下转动臂22旋转,这样门扇I在转动的时候上转动臂21和下转动臂22 —起旋转,可以使门扇I转动得更加平稳。连接杆2的外部套接有门柱23,门柱23的形状为长方体,门扇I转动到其侧面与门柱23侧面接触时即停止转动,门扇I可以实现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本产品的外围还可以设置门框,以方便本产品安装在门洞里。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I)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连接杆(2),门洞的顶部固定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滑轮组件(4),所述滑轮组件(4)铰接在门扇(I)顶端的中部,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21),所述上转动臂(21)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铰接在门扇(I)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I)的顶端固定有上滑动支架(11),所述上转动臂(21)远离连接杆(2 )的一端铰接在上滑动支架(11)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下端铰接有下转动臂(22),所述门扇(I)的底面铰接有转盘(12),所述下转动臂(22)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伸入转盘(12)的下部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中空,其靠近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有限制滑轮(42)行程的挡块(31)。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的下面设置有便于滑轮组件(4)放入滑轨(3)内部的开口槽(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下面的开口槽(32)的相应位置固定有滑轨盖(33)。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外部套接有门柱(23)。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4)包括骨架(41)及滑轮(42),所述滑轮(42)对称安装在骨架(41)的两侧,其数量为2飞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包括门扇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连接杆,门洞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门扇的顶端固定有上滑动支架,所述滑轮组件铰接在上滑动支架上,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上转动臂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上滑动支架上。本产品在门扇的顶端安装有滑轮,在门洞的顶端安装有滑轨,门扇转动的同时滑轮在滑轨上滑动,在开门或关门时,门扇移动的覆盖范围较小,相比于普通平开门可以在室内外节省出较大空间;进一步,该门扇不分前后方向,可以实现自由前后开门或关门,残疾人在使用时只需坐在轮椅上推或拉门扇的一侧即可开门或关门,不需要一边旋转门扇一边移动轮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文档编号E06B3/90GK202788509SQ20122032857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汝杰 申请人:陈汝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障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1)和放置在门洞一侧的连接杆(2),门洞的顶部固定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滑轮组件(4),所述滑轮组件(4)铰接在门扇(1)顶端的中部,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铰接有上转动臂(21),所述上转动臂(21)远离连接杆(2)的一端铰接在门扇(1)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汝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