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50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门,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所述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所述上横梁与上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上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所述下横梁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下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可以使上横梁和下横梁预先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在将门扇装配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后,门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上横梁和下横梁产生向下的挠度,最终使门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门扇与旋转门吊顶以及地面的间隙内外一致,提高了旋转门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饰门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门
技术介绍
旋转门通常用于大厦楼宇中的大厅中,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进出大厦,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对大厅进行保温和隔音。现有技术中的旋转门通常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圆盘和下圆盘,上横梁固定在上圆盘上,下横梁固定在下圆盘上,门扇装配在上下横梁之间。由于上下横梁为悬臂梁,受门扇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上下横梁产生一定的挠度,门扇也随之倾斜下垂,造成门扇与 地面和旋转门吊顶的间隙不一致,使门扇密封不严,导致旋转门的隔音性能较差,保温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旋转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门的隔音性能较差,保温性能较低的缺陷,实现提高旋转门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门,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所述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所述上横梁与上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上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所述下横梁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下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如上所述的旋转门,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上横梁接触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垫块与所述下横梁接触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如上所述的旋转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为O. 09度-O. 36度。如上所述的旋转门,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横梁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毛刷。如上所述的旋转门,所述门扇的侧表面也设置有毛刷。如上所述的旋转门,所述旋转门包括多个绕所述内立柱均匀分布的所述门扇。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门,通过设置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可以使上横梁和下横梁预先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在将门扇装配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后,门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上横梁和下横梁产生向下的挠度,最终使门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门扇与旋转门吊顶以及地面的间隙内外一致,提高了旋转门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旋转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I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门实施例中第一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门实施例中第二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I-图5所示,本实施例旋转门,包括内立柱2、上圆盘11、下圆盘12、上横梁31、下横梁32和门扇4,内立柱2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圆盘11和下圆盘12,上横梁31与上圆盘1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上横梁31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51,下横梁32与下圆盘12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下横梁32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52,门扇设置在上横梁31和下横梁32之间。 具体而言,在上横梁和上圆盘之间设置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在下横梁和下圆盘之间设置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当门扇横臂与垫块及中心圆盘连接后,上下门扇和横梁都同时向上方倾斜一个角度,门扇安装后,在门扇自重的影响下,门扇横梁向下产生变形,实现抵消门扇变形的目的,使得门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门扇与吊顶及地面的缝隙内外一致,从而保证门扇的正常运行并提高旋转门的保温和隔音功能。进一步的,第一垫块51与上横梁31接触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511,第二垫块52与下横梁32接触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521。第一垫块与上横梁以及第二垫块与下横梁的接触面均为倾斜面,可以有效的使安装后的门扇向上倾斜一个角度,从而达到抵消门扇下垂变形的目的。更进一步的,第一倾斜面511和第二倾斜面521的倾斜角为O. 09度-O. 36度。在确定门扇高度和厚度后,可以计算出门扇变形后的绕度,从而确定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比如,在门扇高度为2200_,门扇玻璃厚度为8_的情况下,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为O. 09度-O. 36度,从而准确有效的抵消门扇的下垂引起的变形。更进一步的,上横梁31的上表面和下横梁32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毛刷6。在上横梁的上表面与下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毛刷,可以有效的隔离灰尘并更好填补空隙,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更进一步的,门扇4的侧表面也设置有毛刷6。在门扇的侧表面设置毛刷可以在门扇转动的时候既避免门扇与墙体的接触,又可以更好的隔离噪音和灰尘。更进一步的,旋转门包括多个绕内立柱2均匀分布的门扇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绕内柱均匀分布多个门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设置3个或4个门扇,以方便行人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门,通过设置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可以使上横梁和下横梁预先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在将门扇装配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后,门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上横梁和下横梁产生向下的挠度,最终使门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门扇与旋转门吊顶以及地面的间隙内外一致,提高了旋转门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门,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所述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与上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上横梁向上翘 起的第一垫块,所述下横梁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下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上横梁接触的表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垫块与所述下横梁接触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为O. 09度-O. 36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和所述下横梁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毛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侧表面也设置有毛刷。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门包括多个绕所述内立柱均匀分布的所述门扇。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门,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所述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所述上横梁与上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上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所述下横梁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下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可以使上横梁和下横梁预先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在将门扇装配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后,门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上横梁和下横梁产生向下的挠度,最终使门扇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门扇与旋转门吊顶以及地面的间隙内外一致,提高了旋转门的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文档编号E06B3/90GK202755846SQ20122040360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范旭 申请人:青岛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门,包括内立柱、上圆盘、下圆盘、上横梁、下横梁和门扇,所述内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上圆盘和所述下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与上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上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一垫块,所述下横梁与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下横梁向上翘起的第二垫块,所述门扇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才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