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92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内窗框和固定玻璃,所述内窗框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的四周,所述内窗框和外窗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上开设一孔槽,该孔槽呈长方形,该孔槽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和短内壁,在该孔槽内通过框架固定一活动窗扇,所述框架的一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连接固定块,转轴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该固定块的底部与长内壁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转动块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所述活动窗扇沿转轴转动的角度为a,该a的范围为15°~20°。本车窗上的框架通过结构胶层粘接到固定玻璃上,连接稳固,避免在固定玻璃上开设连接孔而造成固定玻璃破裂,确保最终车窗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窗。技术背景现时客车或动车上采用的车窗普遍要求车窗结构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隔热性能,而现在使用的车窗结构主要是由铝合金的窗框型材以及固定玻璃组成,在实际使用中,对客车或动车的内部是要可以适时通风的,原有的车窗只能通过铝合金框架结合固定玻璃通过密封胶条密封,结构单一,使用时不能灵活应用,且在实际需要对固定玻璃上再开设出一扇玻璃时,需要对原有的固定玻璃上开设有连接孔,用来固定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在原有固定玻璃上钻连接孔时很容易导致整个固定玻璃破裂,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车窗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结构胶层固定框架,实现对固定玻璃上增加设置一活动窗扇,确保固定玻璃质量的一种车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内窗框和固定玻璃,所述内窗框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的四周,所述内窗框和外窗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上开设一孔槽,所述固定玻璃为一中空玻璃,该孔槽呈长方形,该孔槽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和短内壁,在该孔槽内通过框架固定一活动窗扇,所述框架的一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连接固定块,转轴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该固定块的底部与长内壁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转动块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所述框架另一侧上设有一转动把手,所述框架另一侧的外部设有一锁板,该锁板固定在固定玻璃上。进一步的,为了能达到对车体内部进行通风的效果,所述活动窗扇沿转轴转动的角度为a,该a的范围为15° 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车窗上的框架通过结构胶层粘接到固定玻璃上,连接稳固,避免在固定玻璃上开设连接孔而造成固定玻璃破裂,确保最终车窗的质量。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额俯视图;图2是图I中A方向的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中活动窗扇转动后的示意图;图4是图I中B方向的剖视放大图。图中1、外窗框2、内窗框3、固定玻璃4、锁板5、转动把手6、活动窗扇7、转轴8、转动块9、固定块10、孔槽10-1、长内壁10-2、短内壁11、框架12、螺钉13、结构胶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4所不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I、内窗框2和固定玻璃3,所述内窗框2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3的四周,所述内窗框2和外窗框I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3上开设一孔槽10,所述固定玻璃3为一中空玻璃,该孔槽10呈长方形,该孔槽10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10-1和短内壁10-2,在该孔槽10内通过框架11固定一活动窗扇6,所述框架11的一侧内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后端连接固定块9,转轴7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8,该固定块9的底部与长内壁10-1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13,转动块8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6,所述框架11另一 侧上设有一转动把手5,所述框架11另一侧的外部设有一锁板4,该锁板4固定在固定玻璃3上。进一步的,为了能达到对车体内部进行通风的效果,所述活动窗扇6沿转轴7转动的角度为a,该a的范围为15° 20°。本车窗上的框架通过结构胶层粘接到固定玻璃上,连接稳固,避免在固定玻璃上开设连接孔而造成固定玻璃破裂,确保最终车窗的质量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技术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I)、内窗框(2)和固定玻璃(3),所述内窗框(2)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3)的四周,所述内窗框(2)和外窗框(I)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3)上开设一孔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玻璃(3)为一中空玻璃,该孔槽(10)呈长方形,该孔槽(10)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10-1)和短内壁(10-2),在该孔槽(10)内通过框架(11)固定一活动窗扇¢),所述框架(11)的一侧内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后端连接固定块(9),转轴(7)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8),该固定块(9)的底部与长内壁(10-1)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13),转动块(8)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6),所述框架(11)另一侧上设有一转动把手(5),所述框架(11)另一侧的外部设有一锁板(4),该锁板⑷固定在固定玻璃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窗扇(6)沿转轴(7)转动的角度为a,该a的范围为15° 2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内窗框和固定玻璃,所述内窗框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的四周,所述内窗框和外窗框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上开设一孔槽,该孔槽呈长方形,该孔槽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和短内壁,在该孔槽内通过框架固定一活动窗扇,所述框架的一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后端连接固定块,转轴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该固定块的底部与长内壁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转动块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所述活动窗扇沿转轴转动的角度为a,该a的范围为15°~20°。本车窗上的框架通过结构胶层粘接到固定玻璃上,连接稳固,避免在固定玻璃上开设连接孔而造成固定玻璃破裂,确保最终车窗的质量。文档编号E05D7/00GK202788433SQ20122046778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徐洪发 申请人:苏州市苏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包括外窗框(1)、内窗框(2)和固定玻璃(3),所述内窗框(2)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固定玻璃(3)的四周,所述内窗框(2)和外窗框(1)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玻璃(3)上开设一孔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玻璃(3)为一中空玻璃,该孔槽(10)呈长方形,该孔槽(10)的内壁分别为长内壁(10?1)和短内壁(10?2),在该孔槽(10)内通过框架(11)固定一活动窗扇(6),所述框架(11)的一侧内设有转轴(7),所述转轴(7)后端连接固定块(9),转轴(7)的头部活动连接转动块(8),该固定块(9)的底部与长内壁(10?1)之间设有一层结构胶层(13),转动块(8)的底部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活动窗扇(6),所述框架(11)另一侧上设有一转动把手(5),所述框架(11)另一侧的外部设有一锁板(4),该锁板(4)固定在固定玻璃(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苏城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