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11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砌块,其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及连接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肋筋;肋筋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肋筋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凸台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的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上端面设有凸条,凸条与第一长条边和第二长条边的外端面之间形成的横向装饰凹缝,凸条的内边与上侧壁之间形成填料槽。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来建墙时,可以大量提高建墙速度,缩短建墙时间,还可以减少人工。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成的墙体,可以实现通风、保温、隔热,也方便布线,外墙面无需再进行装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砌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砌块,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承重中空墙体的建筑砌块。
技术介绍
承重墙体的建筑砌块一般都有严格的制造标准,需要能承受一定标准的重量。现有的承重墙体的建筑砌块存在以下缺陷1、砌墙时需要另外拉线或者用其它办法才能使墙体砌得直、砌得平,非常不方便;2、砌墙时砂浆直接粘在建筑砌块上,建筑砌块与建筑砌块贴合时,砂浆的填放不方便,造成砂浆的浪费、砌墙不方便;3、相邻的上、下层建筑砌块之间粘接不够牢固,抗风、抗震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非常方便砌,可提高砌墙速度,方便填放砂浆,可使建筑砌块之间粘接更为牢固,使建墙时砌得又快又好又直又平,建成的墙体抗风、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砌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I和第二长条边2,及连接第一长条边I和第二长条边2的肋筋3 ;肋筋3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4,肋筋3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凸台4匹配的限位槽5,所述的第一长条边I和第二长条边2的上端面设有凸条11,凸条11与第一长条边I和第二长条边2的外端面10之间形成的横向装饰凹缝101,凸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间隔有一定距离设置的第一长条边(1)和第二长条边(2),及连接第一长条边(1)和第二长条边(2)的肋筋(3);肋筋(3)的上端设有限位凸台(4),肋筋(3)的下端设有与限位凸台(4)匹配的限位槽(5),所述的第一长条边(1)和第二长条边(2)的上端面设有凸条(11),凸条(11)与第一长条边(1)和第二长条边(2)的外端面(10)之间形成的横向装饰凹缝(101),凸条(11)的内边与上侧壁(41)之间形成填料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东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