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砌块。
技术介绍
我国早期的建筑墙体大多是采用土砖进行砌筑,土砖的尺寸小,在使用的时候,非常耗费人力,且其本身的牢固性不强。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中的墙体砌筑材料和方法也越来越先进了,目前的建筑中的墙体材料主要分为:砖、砌块和板材这三类,在外墙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砌块类材料,墙体根据需要采用普通形状的实心砌块或者空心砌块筑成,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砌块又主要分为:普通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高层建筑墙体的承载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墙体的防裂和防渗,尽量降低后续的维修频率。另外,随着节能环保概念的推进,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达到保温的效果,我国建筑物的外墙一般还需要额外增加一层保温层,而这种设计方式无疑大大地增加了建筑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砌块,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性好,防渗性好,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且不会增加墙体的厚度。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砌块,其特征是:包括前侧体(2)、后侧体(3),所述前侧体(2)和后侧体(3)通过隔热材料(4)在端部连接后构成中间具有空心的砌块(1);所述隔热材料(4)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机构(9),第一连接机构(9)与前侧体(2)和后侧体(3)浇筑在一起;砌块(1)的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相配的插榫(5)和插槽(6),用于连接相邻的砌块(1),前侧体(2)和后侧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柱(7),相连加强柱(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砌块,其特征是:包括前侧体(2)、后侧体(3),所述前侧体(2)和后侧体(3)通过隔热材料(4)在端部连接后构成中间具有空心的砌块(1);所述隔热材料(4)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机构(9),第一连接机构(9)与前侧体(2)和后侧体(3)浇筑在一起;砌块(1)的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相配的插榫(5)和插槽(6),用于连接相邻的砌块(1),前侧体(2)和后侧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加强柱(7),相连加强柱(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机构(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砌块,其特征是:所述插榫(5)的截面为梯形,其靠近砌块(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远离砌块(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砌块,其特征是:所述插榫(5)与插槽(6)配合后,二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填充砂浆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