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发专利>正文

细菌培养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9732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和试管体上的试管塞,所述试管体侧壁上靠近试管塞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该透气孔内设置透气薄膜,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这两个弧形凹陷区相对于所述试管体的中轴线对称。由于在试管体侧壁设置透气薄膜,可以使得试管外的空气通过该透气薄膜进入试管体内部,而细菌和水则不能进入,解决了需氧菌的培养试验问题;同时容积刻度层便于人们测量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凹陷区可且于人们拿握该试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具体涉及一种细菌培养试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试管由试管体和试管塞构成,一旦在试管口塞上试管塞后,试管体内就形成一个密闭环境,空气无法流通到试管内,无法用于需氧细菌的培养试验,而不塞装试管塞的敞口试管则要面临细菌传播的危险;另外,人们也不便于对试管体内溶液容积进行测量,同时,试管侧壁均为光滑体,不便于拿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它能够用于细菌的培养,同时具有测量容积和便于拿握的优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和试管体上的试管塞,所述试管体侧壁上靠近试管塞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该透气孔内设置透气薄膜,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这两个弧形凹陷区相对于所述试管体的中轴线对称。作为优选,所述透气薄膜是tyvek膜。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陷区位于所述透气孔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试管体侧壁设置透气薄膜,可以使得试管外的空气通过该透气薄膜进入试管体内部,而细菌和水则不能进入,解决了需氧菌的培养试验问题;同时容积刻度层便于人们测量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凹陷区可且于人们拿握该试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管体;2、试管塞;3、透气孔;4、透气薄膜;5、容积刻度层;6、弧形凹陷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不,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I和试管体I上的试管塞2,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靠近试管塞2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该透气孔3内设置透气薄膜4,所述透气薄膜4是tyvek膜,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5,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6,这两个弧形凹陷区6相对于所述试管体I的中轴线对称,且所述弧形凹陷区6位于所述透气孔3下方。由于在试管体I侧壁设置透气薄膜4,可以使得试管外的空气通过该透气薄膜4进入试管体I内部,而细菌和水则不能进入,解决了需氧菌的培养试验问题;同时容积刻度层5便于人们测量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凹陷区6可且于人们拿握该试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I)和试管体(I)上的试管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靠近试管塞(2)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该透气孔(3)内设置透气薄膜(4),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5),所述试管体(I)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6),这两个弧形凹陷区(6)相对于所述试管体(I)的中轴线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细菌培养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薄膜(4)是tyvek膜。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细菌培养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陷区(6)位于所述透气孔(3)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和试管体上的试管塞,所述试管体侧壁上靠近试管塞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该透气孔内设置透气薄膜,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所述试管体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这两个弧形凹陷区相对于所述试管体的中轴线对称。由于在试管体侧壁设置透气薄膜,可以使得试管外的空气通过该透气薄膜进入试管体内部,而细菌和水则不能进入,解决了需氧菌的培养试验问题;同时容积刻度层便于人们测量试管内溶液的体积,两相对设置的弧形凹陷区可且于人们拿握该试管。文档编号C12M1/24GK202786243SQ20122037726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建发 申请人:陈建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培养试管,包括试管体(1)和试管体(1)上的试管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体(1)侧壁上靠近试管塞(2)的位置处开设有透气孔(3),该透气孔(3)内设置透气薄膜(4),所述试管体(1)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层(5),所述试管体(1)侧壁上设有两弧形凹陷区(6),这两个弧形凹陷区(6)相对于所述试管体(1)的中轴线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发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