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2925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人力,方便排放以及拆卸,且对尿素损耗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聚氰胺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尿素生产中,现有的排水系统杀菌装置通常只能满足单台加氯装置的使用,一旦扩大生产时,液氯投加的速度低,仅有20公斤/小时,导致杀菌效果不佳,无法保证循环水水质使用效率低一台加氯机投入使用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而循环水池作为杀菌的投入点,其无法满足多台加氯机的同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能满足两台加氯机同时使用,实时监测氯含量,杀菌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端位于循环水池内,通过导线与信息控制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满足两台加氯机同时使用,杀菌效率高,同时能实时监测循环水池内的氯含量;为了增强杀菌效果,液氯出口投加点改为循环水补水口。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端位于循环水池内,通过导线与信息控制端连接。管径的改变使液氯投加速度更快,提高杀菌效率,同时能通过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氯含量,及时杀菌。为了增强杀菌效果,其原液氯出口投加点改为循环水补水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端位于循环水池内,通过导线与信息控制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本技术节省人力,方便排放以及拆卸,且对尿素损耗低。文档编号C02F1/50GK202785768SQ2012203363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德义 申请人: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氯系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池、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氯含量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包括信息采集端、信息控制端,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连通循环水池,其管径为DN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