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63794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由单线态氧发生器产生的单线态氧、由过氧化氢发生器产生的过氧化氢分别通过计量泵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将养殖水管道中待处理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在3-5个大气压下进行气水混合;将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后的养殖水再导入养殖水管道中;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的养殖水量占水产养殖水总量的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取得水产养殖行业中的臭氧良好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水中杀菌效果,更高效率地提高水中溶氧量,实现海水养殖;通过优化设计气水混合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满足高密度小水体的水产养殖环境的加氧净化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和系统,具体涉及池塘精养、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仿野生养殖如鱼菜共生养殖等以高密度小水体为特征的加氧和水质优化方法和系统。属于水产养殖业

技术介绍
目前,池塘精养设备、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设备和鱼菜共生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正在推广应用,高密度小水体的生产条件对水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水产养殖行业中以臭氧发生器为核心的加氧和水质处理的技术得到了极大关注,但现有臭氧技术存在水中杀菌效果差、发生量不足、气水混合不合理、海水溴化物难去除、现有装置总体成本高和装备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它能够在取得水产养殖行业中的现有臭氧良好使用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水中杀菌效果,更高效率地提高水中溶氧量,实现海水养殖;同时,通过优化设计气水混合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满足高密度小水体的水产养殖环境的加氧净化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O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由单线态氧发生器产生的单线态氧、由过氧化氢发生器产生的过氧化氢分别通过计量泵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将养殖水管道中待处理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在3-5个大气压下进行气水混合;其中,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的流量比为1:1:8,按流量计气水混合比为I :10 ; 2)将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后的养殖水再导入养殖水管道中;其中,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的养殖水量占水产养殖水总量的10%-15%。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I)中,在常温条件进行气水混合,混合时间为4_10 秒。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I)中,采用虹吸的方式或采用循环泵将养殖水管道中待处理的养殖水输入气水混合器中,然后将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后的养殖水再导入养殖水管道中。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在步骤I)中,臭氧、单线态氧及过氧化氢的总流量为10立方米每小时,养殖水的流量为100立方米每小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水混合器、臭氧发生器、单线态氧发生器、过氧化氢发生器和养殖水管道;所述气水混合器设有气水混合腔、分别与气水混合腔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所述气水混合腔与高压气体输送装置连接;臭氧发生器通过一个计量泵与气水混合器的第一进气口连通,单线态氧发生器通过一个计量泵与气水混合器的第二进气口连通,过氧化氢发生器通过一个计量泵与气水混合器的第三进气口连通;养殖水管道通过进水管与气水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并通过出水管与气水混合器的出水口连通,养殖水管道的进、出水口分别与池塘连通。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进水管通过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专利技术通过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对水体进行有效净化,显著提升了水质的同时持续稳定地保障大量氧气溶解水中,保证了水中溶氧度,从而可大幅度提高水产的成活·率,成长和饲料吸收转化,实验证明在塘养条件下成长可至少提高20%。2、本专利技术使得养殖水保持了高溶氧度,跟传统养殖比较,高溶氧度可支持更大密度养殖,这样本系统可大幅度提高水产养殖密度,实验表明在稳定的溶氧度下可提升10倍的养殖密度。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比臭氧更强氧化杀菌活性的单线态氧,水中的水传病原体失活,有效对抗各种真菌、细菌及病毒对水产及水产的卵的感染,如细菌性鳃病BGD。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环境下,海水溴化物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缓解,实验证明可满足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需求,甚至可实现在一个养殖场内淡水海水同时养殖。5、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压封闭环境下进行气水混合,优化了气水混合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满足高密度小水体的水产养殖环境的加氧净化要求。同时气水混合高效节能,相对于传统水产养殖系统节能可达90%,支持太阳能供电。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下,有害重金属可从高价态转为无害的低价态,显著降低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饲料中所附带的多种重金属(锌、铜及铁等)及有机物在水体中的积聚。7、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压封闭环境下进行气水混合,无需复杂工艺,采用本专利技术更简单高效的气水混合,用简单的结构支持了高达100立方米每小时水流量的水氧化处理,保障了被处理过的水中含有足够含量的气体。8、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的流量比为1:1:8,气水混合比1:10,成功证明了该方法可解决现有臭氧技术存在的水中杀菌效果差、发生量不足、气水混合不合理、海水溴化物难去除等问题,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气水混合方法和比例可大大提高了水中杀菌效果,仅需原有1/10的臭氧量缓解了现有臭氧发生量不足的困境,同时溴化物也得到较好去除。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I :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系统,包括气水混合器I、臭氧发生器2、单线态氧发生器3、过氧化氢发生器4和养殖水管道5 ;所述气水混合器I设有气水混合腔11、分别与气水混合腔11连通的进水口 12、出水口 13、第一进气口 14、第二进气口 15和第三进气口 16,所述气水混合腔11与高压气体输送装置连接;臭氧发生器2通过一个计量泵6与气水混合器I的第一进气口 14连通,单线态氧发生器3通过一个计量泵6与气水混合器I的第二进气口 15连通,过氧化氢发生器4通过一个计量泵6与气水混合器I的第三进气口 16连通;养殖水管道5通过进水管51与气水混合器I的进水口连通,并通过出水管52与气水混合器I的出水口 13连通,养殖水管道5的进、出水口分别与池塘连通。所述进水管51通过循环泵7与气水混合器I的进水口 12连通。 所述臭氧发生器为电晕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灯照射式臭氧发生器。所述单线态氧发生器为一种在光敏化剂作用下对基态氧进行辐照的装置。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为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因为本系统高效节能,对能源的要求相对较低,除了使用市电,也可以使用太阳能,本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市电转为48V直流供电,当然支持通过太阳能板收集能量,转换为直流电能,通过蓄电池和稳压镇流等常规太阳能系统供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O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由单线态氧发生器产生的单线态氧、由过氧化氢发生器产生的过氧化氢分别通过计量泵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将养殖水管道中待处理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在常温、3-5个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气水混合,混合时间为4-10秒;其中,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的流量比为1:1:8,臭氧、单线态氧及过氧化氢的总流量为10立方米每小时,养殖水的流量为100立方米每小时,气水混合比为1:10 ; 2)将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后的养殖水再导入养殖水管道中;其中,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的养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加氧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由单线态氧发生器产生的单线态氧、由过氧化氢发生器产生的过氧化氢分别通过计量泵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将养殖水管道中待处理的养殖水通过管道输入气水混合器中,在3?5个大气压下进行气水混合;其中,臭氧、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的流量比为1:1:8,按流量计气水混合比为1:10;2)将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后的养殖水再导入养殖水管道中;其中,经过气水混合器处理的养殖水量占水产养殖水总量的10%?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刘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大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