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太义专利>正文

双圆弧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64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在刀杆的前端设有刀头,在刀头上连接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大圆弧刀刃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相贯构成。上述的大圆弧刀刃和前小圆弧刀刃之间连接有过渡弧线刀刃。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多个刀片。采用本双圆弧铣刀铣出的球道成为双弧形槽使装配钢球悬空于球道小弧形槽之上,当钢球装配时使得其与球道底槽之间留有间隙,此时的钢球与球道为两点接触,钢球与球道经短期磨合一段时间后,钢球和球道磨损,尺寸改变,钢球与球道最低处接触,此时其接触形式变为三点式接触。相对于单点接触的球道,其耐用性提高了3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钢球与球道的接触点增多,滑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加工领域中的一种刀具,是一种特别的双圆弧铣刀, 主要适用于汽车等速万向节内、外球笼和所有适用钢球(钢珠)的球道的加工。
技术介绍
当前在等速万向节内、外球笼和钢球(钢珠)轴承球道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所 采用的都是滚动钢球(钢珠)和其运动的球道以单点形式接触,即钢球和球道的底槽之间仅一点接触(如图3所示)。更高层次的产品加工,也有采用两点或多点接 触,其加工方法有二,其方法一用多层螺旋阶梯式拉刀(即拉床)拉铣球道,其 弊端是刀具磨损快,让刀严重,不能保证尺寸,会产生对称尺寸不均等,且球道 出口处被拉崩缺,球道有拉痕,形成残次品,且刀具昂贵,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等 缺点;方法二磨床加工,其弊端是砂轮容易磨损,常常是一个工件未完成,砂轮 的槽宽和型深就已经磨损变形,使得其球道槽形尺寸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品质 低下且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拉床拉刀加工出现的工件 崩缺和拉刀的让刀现象,以及磨床加工出现的砂轮磨头易磨损和公差尺寸无法控制 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圆弧铣刀,该双圆弧铣刀可一次性切削完成球道的形状和尺寸,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工成本为上述两种方法的20%,而且切削出来的球道相 比现有技术制造的一点接触或多点接触的球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配合精 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在刀杆的前端设有刀头,在刀头上连接有刀 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大圆弧刀刃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 相贯构成。上述的大圆弧刀刃和前小圆弧刀刃之间连接有过渡弧线刀刃。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多个刀片。可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两个刀片。采用本双圆弧铣刀铣出的球道成为双弧形槽使装配钢球悬空于球道小弧形槽 之上,当钢球装配时使得其与球道底槽之间留有间隙,此时的钢球与球道为两点接触,钢球与球道经短期磨合一段时间后,钢球和球道磨损,尺寸改变,钢球与球道 最低处接触,此时其接触形式变为三点式接触。相对于单点接触的球道,其耐用性 提高了3倍,这样钢球与球道的滑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在球道的实际加工操作中通过改变刀杆和工件之间的角度,或改变切削刃小圆 弧刀刃6的半径大小可一次切削出三点或全点(指球道接触弧度和钢球的弧度吻 合)。本双圆弧铣刀在制造汽车等速万向节内、外球笼的实际过程中,除了有上述的 使用功效外,在装配公差上也明显的放宽了原单圆弧所需的装配公差小的要求,消 除了汽车在实际使用中万向节钢球卡死在球道中的现象,并且运动中不会发出声 响。本技术的优点是钢球与球道的接触点增多,滑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大大提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l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已有技术加工的球道的底槽与钢球顶点之间仅一点接触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双圆弧铣刀加工的球道与钢球为两点接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所示 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l,在刀杆l的前端设 有刀头2,在刀头2上焊接有合金刀片3,所述的合金刀片3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 大圆弧刀刃4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6相贯构成。(通过大圆弧刀刃4的虚拟线8和 前端的小圆弧刀刃6的虚拟线7可以看到两条不同的圆弧线相贯)。上述的大圆弧刀刃4和前小圆弧刀刃6之间连接有过渡弧线刀刃5。在刀头3可上均布焊接有多个合金刀片2。在本实施例刀头2上均布焊接有两个合金刀片3。参见图4所示采用本双圆弧铣刀在工件9上铣出的球道10成为双弧形槽使 装配钢球11悬空于球道小弧形槽14之上,当钢球11装配时使得钢球11与球道底 部小弧形槽14之间留有间隙,此时的钢球11与球道10为两点13接触,钢球11 与球道10经短期磨合一段时间后,钢球11和球道10磨损,尺寸改变,钢球11 与球道10的最低处接触,此时其接触形式变为三点式接触。相对于单点12接触的 球道101的底槽之间仅一点接触(见图3所示),其耐用性提高了3倍,这样钢球 与球道的滑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在球道的实际加工操作中通过改变刀杆和工件之间的角度,或改变切削刃小圆弧刀刃6的半径大小可一次切削出三点或全点(指球道接触弧度和钢球的弧度吻 合)。本双圆弧铣刀在制造汽车等速万向节内、外球笼的实际过程中,除了有上述的 使用功效外,在装配公差上也明显的放宽了原单圆弧所需的装配公差小的要求,消 除了汽车在实际使用中万向节钢球卡死在球道中的现象,并且运动中不会发出声 响。权利要求1、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在刀杆的前端设有刀头,在刀头上连接有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大圆弧刀刃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相贯构成。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圆弧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圆弧刀刃和前 小圆弧刀刃之间连接有过渡弧线刀刃。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圆弧铣刀,其特征在于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多 个刀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圆弧铣刀,其特征在于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两 个刀片。专利摘要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在刀杆的前端设有刀头,在刀头上连接有刀片,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大圆弧刀刃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相贯构成。上述的大圆弧刀刃和前小圆弧刀刃之间连接有过渡弧线刀刃。在刀头上均布连接有多个刀片。采用本双圆弧铣刀铣出的球道成为双弧形槽使装配钢球悬空于球道小弧形槽之上,当钢球装配时使得其与球道底槽之间留有间隙,此时的钢球与球道为两点接触,钢球与球道经短期磨合一段时间后,钢球和球道磨损,尺寸改变,钢球与球道最低处接触,此时其接触形式变为三点式接触。相对于单点接触的球道,其耐用性提高了3倍。本技术的优点是钢球与球道的接触点增多,滑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23C5/14GK201058383SQ20072014964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黄太义 申请人:黄太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圆弧铣刀,它包括有刀杆,在刀杆的前端设有刀头,在刀头上连接有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的切削刃是由后侧的大圆弧刀刃和前端的小圆弧刀刃相贯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太义
申请(专利权)人:黄太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