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11069 阅读:7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方法,中岩墙采用超前注浆和水平贯通预应力对拉锚杆相结合的加固措施,具体步骤包括:小导管注浆、预应力对拉锚杆、监控及安全措施;本工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很好的解决小净距隧道施工中岩墙的稳定问题,在山区、重丘地区修建的高等级公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涂领域,特别涉及油墨印刷工艺前段导光板侧边反射遮光膜的成型方法,通过反射油墨的喷射固化实现侧边遮光。
技术介绍
我公司负责施工的云南普宣高速公路6标法马坡隧道为分离式超小净距隧道,左洞全长342m,右洞全长342. 35m,隧道之间净距为I. 28 2. 63m,为超小净距隧道,隧道全部为IV、V级围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施工中中岩墙的加固是关键,事关小净距隧道施工的成败。通过研究,我们在施工中形成了一套安全性能高的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施工工艺。 在山区、重丘地区修建的高等级公路中小净距隧道由于在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该工艺可确保中岩墙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岩墙采用超前注浆和水平贯通预应力对拉锚杆相结合的加固措施,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小导管注浆是一种对中岩墙预加固措施,主要是提高围岩自身主观参数(改善岩体结构性质);先行洞开挖时,在中隔墙部位施工小导管4根,水平斜向30° (与隧道纵向夹角),竖向间距O. Sm,纵向与工字钢间距相同; 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方法,其特征是中岩墙采用超前注浆和水平贯通预应力对拉锚杆相结合的加固措施,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小导管注浆:先行洞开挖时,在中隔墙部位施工小导管4根,小导管与隧道纵向夹角水平斜向30°设置,竖向间距0.8m,纵向与工字钢间距相同;小导管注浆采用GIN注浆工艺控制,注浆强度值GIN即为注浆压力P值和单位注浆量V之乘积,施工中应用GIN包络图来控制注浆压力、注入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当注浆轨迹与极限单位注浆量、注浆压力极限值、或注浆强度等曲线中的一种相交时,注浆即可结束;(2)预应力对拉锚杆: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对拉锚杆施工,Ⅴ级围岩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Ⅵ级围岩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维李波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