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1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钻床,其特征在于:将一钻头驱动装置下部由固定栓、套筒及底盖固定于一旋臂上,该旋臂则由其一端的轴孔套在一长轴杆上,此长轴杆固定于一上板及一下板间,且一连接片连接该旋臂与一螺杆,该连接片的一端以一半圆凹状嵌入旋臂上一凹环中,而另一端为一圆洞,圆洞内设有螺纹而螺设于该螺杆上,该螺杆由一装设在固定座上部的马达控制,而该上板及下板则螺锁于该固定座上,该固定座则直接固定于墙上或工作台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床,尤指一种可以使钻床体积缩小,工作面积加大,直接固定于墙上或工作台上,使搬运方便,且旋转臂除了做上下的直线运动外,还可以做左右曲肘运动的钻床。习式的钻床众多,在此仅举出二种。第一种为立式钻床1,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靠可在螺杆上上、下移动的工件板11,而将工件调整到钻头12下,实行钻孔的动作,此种钻床于下部设有一底座13,以产生一反作用力承受钻头12钻孔所带来的下压力,且必须靠人力调整工件板11的位置,且加工点与支柱间的距离A过小,若工件面积大于工件板的面积,即必须寻找工件的重心点支撑以求平衡,若工件加工点与工件边缘距离大过A,则虽是小加工,该习式钻床亦无法胜任。因此,使用上十分不便,必需花费许多力气。第二种为旋臂钻床2,如图2所示,其改良立式钻床须以人力调整工件板的缺点,而将工件板和底座结合而以一底座21代替,工件置于此底座21上,调整旋臂22的高度以进行钻孔的动作,调整此旋臂22上、下移动动作的动力来源为旋臂22上方的马达24所提供,此种钻床虽在操作上较为节省人力,但为使所能工作的工件范围加大,整体体积、重量却增大了,操作亦显笨重,因此,不仅搬运时困难度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钰
申请(专利权)人:钰恒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