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刮擦增韧增强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0938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丙烯材料包括以下组份及其重量份:聚丙烯40~80份,增韧剂5~20份,纳米填料10~30份,阻燃剂5~28份,成核剂0.1~0.5份,加工助剂0.4~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材料中添加纳米填料,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兼具良好的刚性以及优异的耐刮擦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而且还拥有良好的耐刮擦性能和阻燃性能,能很好的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
,涉及一种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具有质量轻、易于加工成型,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行业。而且部分改性聚丙烯产品已逐渐取代价格较高的工程塑料。但由于聚丙烯的氧指数仅有17.4左右,遇火易燃、发热量高、燃烧速度快、并伴有发烟、滴落现象,因而其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聚丙烯自身的结构使得它的强度和韧性比一些工程塑料差。如果像替代一些工程塑料,必须对聚丙烯进行增韧增强改性来提高其韧性和强度。在一些汽车内饰件中对材料的阻燃性要求很高,因此对聚丙烯塑料进行阻燃改性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对于汽车内饰件材料而言,希望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刮伤性能。一般的聚丙烯增韧增强改性后其耐刮擦性能下降。一般的方法很难使聚丙烯韧性、强度和耐刮擦性能同时提高。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提高聚丙烯韧性和强度的同时,提高其耐刮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刮擦增韧增强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材料,其包括以下组份及其重量份:聚丙烯      40~80份,增韧剂      5~20份,纳米填料    10~30份,阻燃剂      5~28份,成核剂      0.1~0.5份,加工助剂    0.4~1份。>所述的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熔融指数(MI)为3~60g/10min。所述的增韧剂选自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辛烯共聚物等。所述的纳米填料选自纳米碳酸钙、纳米蒙脱土、纳米氢氧化镁、云母粉、硫酸钡或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阻燃剂选自溴化环氧树脂、溴化阻燃剂或三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十溴二苯乙烷、八溴醚、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或六溴环十二烷等。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主抗氧剂、辅抗氧剂、EBS(乙撑双硬脂酰胺)或硬脂酸钙等。所述的主抗氧剂选自受阻酚抗氧剂或硫酯类抗氧剂,优选抗氧剂1010(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或抗氧剂DSTDP(双硬脂酰基硫代双丙酸脂)等;所述的辅抗氧剂选自亚磷酸盐或酯类,优选抗氧剂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所述的成核剂选自二苄叉山梨醇类有机物、有机磷酸盐类化合物、芳香族金属皂等,优选Millken的3905(二苄叉山梨醇)、3940(对-甲基苄叉山梨醇)、三井东亚化学的NC-4(二(对乙基苄叉)山梨醇、NA-10(双(对特丁基苯氧基)磷酸钠)、NA-11(甲撑双(2,4特丁基苯氧基)磷酸钠)或AL-PTBBA(双(对特丁基苯丙酸)羟基铝)。一种上述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1)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2)将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制成预混物;(3)再将预混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所述的步骤(3)中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85-190℃,四区190-210℃,五区180-200℃。螺杆转速为180-550转/分。一种上述聚丙烯材料用作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使用纳米填料给与聚丙烯良好的刚性以及优异的耐刮擦性能。2.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是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而且还拥有良好的耐刮擦性能和阻燃性能,能很好的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材料。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耐刮擦、增韧增强、阻燃聚丙烯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树脂和各种添加剂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制成预混物,再在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85-190℃,四区190-210℃,五区180-200℃。螺杆转速为180-550转/分。物料经水冷、切粒、干燥后注塑成标准样条,供性能测试。其中,熔融指数的测试条件为:230℃,2.16kg;阻燃性能按UL94垂直燃烧法测试;拉伸性能测试按ISO527-2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按ISO 178进行;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按ISO180-2000进行;耐刮伤性测试方法采用交叉划痕剥落试验机(网格试验机),刮伤针在300g载荷下,划出11×11间隔为1mm的网格,反复3次。根据目测结果分为5个等级:5级为无划痕;4级为有轻微划痕;3级为有明显划痕;2级为有比较显著的划痕;1级为有很严重的划伤。实施例1-7(1)按表1中配方称取各原料;(2)将上述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制成预混物;(3)再将预混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所述的挤出机的各区温度为:一区170-180℃,二区180-190℃,三区185-190℃,四区190-210℃,五区180-200℃。螺杆转速为180-550转/分。其中聚丙烯为燕山石化的PP K7726,增韧剂1为乙烯-辛烯共聚物,增韧剂2为三元乙丙橡胶,十溴二苯乙烷和三氧化二锑为阻燃剂,纳米碳酸钙、纳米蒙脱土、纳米氢氧化镁组合物为纳米填料,主抗氧剂1010和辅抗氧剂168复配为抗氧剂,二(4-叔丁基苯基)成核剂1为磷酸酯钠盐(NA-10),成核剂2为AL-PTBBA(双(对特丁基苯丙酸)羟基铝),加工助剂为硬脂酸钙。其共混组分的含量(重量份)如下:表1  组分(重量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K7726  42份  50份  59份  64份 67份 69份  79份  增韧剂1  10份  -  20份  - 12份 -  5份  增韧剂2  -  14份  -  10份 - 15份  -  纳米填料  20份  30份  15份  20份 15份 10份  10份  十溴二苯乙烷  22份  4份  4份  4份 4份 4份  4份  三氧化二锑  6份  2份  2份  2份 2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组份及其重量份:聚丙烯????40~80份,增韧剂????5~20份,纳米填料??10~30份,阻燃剂????5~28份,成核剂????0.1~0.5份,加工助剂??0.4~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组份及其重量份:
聚丙烯    40~80份,
增韧剂    5~20份,
纳米填料  10~30份,
阻燃剂    5~28份,
成核剂    0.1~0.5份,
加工助剂  0.4~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或共聚
聚丙烯,熔融指数为3~60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选自三元乙丙橡胶、乙
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辛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填料选自纳米碳酸钙、纳
米蒙脱土、纳米氢氧化镁、云母粉、硫酸钡或硅灰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所述的阻燃剂选自溴化环氧树脂、溴化阻燃剂或三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十溴
二苯乙烷、八溴醚、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或六溴环十二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主抗氧剂、辅抗
氧剂、乙撑双硬脂酰胺或硬脂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抗氧剂选自受阻酚抗氧剂或
硫酯类抗氧剂,优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媛媛王贺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