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1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先用碱溶液对原料纤维素进行溶胀,浸泡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至滤液为中性;将分离出的纤维素分散在水中,加入溴化钠、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和次氯酸钠溶液,并在超声振荡下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纳米纤维素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原料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后,纤维素结构松散,晶胞间距变大,反应可及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氧化反应效率,且产物得率明显提高;氧化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反应完成后只有少量氯化钠和极少量的氧化剂混杂在反应体系中,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反应过程中采用超声振荡,加快了氧化反应速度,反应时间明显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纳米材料

技术介绍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聚合物纳米材料,具有价廉、易得、可再生、生物相容、制备简单、可化学或物理改性等优点,其在高分子复合增强材料、模板材料、生物分子固定、光学材料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通常为浓硫酸水解法,浓酸通过对纤维素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水解,分离出纯度高、结晶度完整的纳米纤维素。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反应条件 易于控制,但是存在后处理工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高、反应酸液难处理等问题。例如CN101509209A公开了一种棒状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采用浓度为50%_65%的浓硫酸对纤维素原料进行水解,水解酸液难以处理,而且产物后处理过程复杂,难以操作。对纤维素进行氧化处理的途径之一为以N-氧基化合物作为纤维素氧化催化剂,在与溴化钠和次氯酸钠的共存下对纤维素原料进行处理,可以在纤维素大分子引入羧基,反应过程中N-氧基化合物、溴化钠和次氯酸钠共同反应生成起氧化作用的亚硝鎗离子,从而将纤维素表面的C6位伯羟基氧化成羧基,在氧化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纳米纤维素,但是由于纤维素结晶度高,氧化剂难以进入纤维素结晶区内部,致使反应时间过长。此外,所处理的纤维素原料浓度低,质量浓度只有1%左右,生产效率很低。CN101903572A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造方法,首先对纤维素原料进行氧化处理,然后对氧化纤维素进行12000rpm高转速解纤处理,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该方法存在着解纤处理转速高,能耗高,对设备要求较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环保高效、操作简单的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将纤维素原料经过碱预处理,并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采用超声振荡,使得氧化反应时间明显缩短,纳米纤维素产物得率明显提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预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用5-20倍原料纤维素质量的碱溶液浸泡原料纤维素1-30小时后,滤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涤,洗至滤液pH值为6-8 ;(2)氧化反应将滤出的纤维素分散在20-60倍原料纤维素质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下分别加入原料纤维素质量1%_15%的溴化钠、原料纤维素质量0. 001%-2%的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和原料纤维素质量3-5倍的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开启超声振荡,用碱溶液调节并维持反应液pH值为10-11 ;(3)后处理反应至pH值不变时,将反应液离心分离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纳米纤维素粉末。前述方法中,步骤(I)、(2)所述原料纤维素优选为微晶纤维素。 前述方法中,步骤(I)预处理所用碱溶液优选为质量浓度1%_12%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前述方法中,步骤(2)调节反应液pH值所用碱溶液为0. 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前述方法中,步骤(I)所述原料纤维素与碱溶液的质量比优选为1:10-20。前述方法中,步骤(I)所述浸泡时间优选为5-20小时。前述方法中,步骤(2)所述溴化钠的加入量优选为原料纤维素质量的10%_15%,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的加入量优选为原料纤维素质量的1%_2%,次氯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优选为原料纤维素质量的3倍。 前述方法中,步骤(2)所述超声振荡的超声频率为20_50kHz,超声功率为100-500wo前述方法中,步骤(3)所述离心分离次数为2-5次,转速为10000-16000rpm。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纳米纤维素晶体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00 200nm长,10 20nm宽;FT-IR光谱分析表明该纳米纤维素晶体表面存在羧基,其晶型由原料纤维素的纤维素I构型转变为纤维素II构型;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原料纤维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碱溶液对纤维素具有溶胀作用,因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溶液对原料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后,纤维素结构松散,晶胞间距变大,反应可及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氧化反应效率,且产物得率明显提高。 (2)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氧化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且反应完成后只有少量氯化钠和极少量的氧化剂混杂在反应体系中,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3)氧化反应过程中采用超声振荡,加速了反应进程;由于超声波振荡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空化作用,促进纤维素氢键断裂,从而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大大节省了反应时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I)预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用50克质量浓度为7%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5克微晶纤维素10小时后,滤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漆,洗至滤液pH值为8。(2)氧化反应将滤出的纤维素分散在IOOmL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 5g溴化钠和0. 05g 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搅拌至溶解后,加入20g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开启超声振荡,超声功率为300w,频率为20kHz,用0. 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酸碱度,使反应液PH值维持在10-11左右。(3)后处理反应至pH值无明显变化时(反应历时150min),将反应液离心分离3次,转速12000rpm,去除大尺寸纤维素,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粉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将5克微晶纤维素分散在30克质量浓度为9%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浸泡15小时后滤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涤,洗至滤液pH值为7。将滤出的纤维素分散在200mL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 75g溴化钠和0. Ig 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搅拌至溶解后,加入25g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开启超声振荡,超声功率为500w,频率为30kHz,用0. 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酸碱度,使反应液pH值维持在10-11左右。反应至pH值无明显变化时(反应历时85min),将反应液离心分离4次,转速IOOOOrpm,去除大尺寸纤维素,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粉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将5克微晶纤维素分散在80克质量浓度为4%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浸泡20小时后滤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涤,洗至滤液pH值为6。将滤出的纤维素分散在300mL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 Ig溴化钠和0. 03g 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搅拌至溶解后,加入15g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开启超声振荡,超声功率为400w,频率为40kHz,用0. 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酸碱度,使反应液pH值维持在10-11左右。反应至pH值不变时(反应历时115min),将反应液离心分离2次,转速 15000rpm,去除大尺寸纤维素,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粉末。比较例I :将5克微晶纤维素分散在IOOmL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 5g溴化钠和0. 05g2,2,6,6-四甲基哌啶-I-氧化物,搅拌至溶解后,加入20g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用0. 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酸碱度,使反应液pH值维持在10-11左右,反应至PH值无明显变化为止(反应历时300min)。将反应液离心分离,去除大尺寸纤维素,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素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在室温条件下,用5?20倍原料纤维素质量的碱溶液浸泡原料纤维素1?30小时后,滤出纤维素并以去离子水洗涤,洗至滤液pH值为6?8;(2)氧化反应:将滤出的纤维素分散在20?60倍原料纤维素质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下分别加入原料纤维素质量1%?15%的溴化钠、原料纤维素质量0.001%?2%的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和原料纤维素质量3?5倍的质量浓度为5%的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开启超声振荡,用碱溶液调节并维持反应液pH值为10?11;(3)后处理:反应至pH值不变时,将反应液离心分离得到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悬浮液经冷冻干燥处理,得纳米纤维素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商士斌宋湛谦刘鹤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