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PpLEA3-2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9147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抗旱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抗旱性相关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干旱胁迫实验结果表明,干旱处理22天,稳定遗传的转PpLEA3-23基因株系Line6、Line7、Line8生长正常,萎蔫率分别为14.2%、21.5%和15.3%,而空载体对照植株的萎蔫率高达84.3%,复水7天后,转基因株系Line8的存活率可达73%,而空载体对照植株无存活,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pLEA3-23基因与其编码的蛋白能显著提高水稻耐旱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培育抗旱植物新品种,特别是抗旱水稻具有重要理论及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来源于苔藓植物的植物抗旱性相关蛋白PPLEA3-2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介绍
苔藓植物是5亿年前古奥陶纪出现的陆地先锋植物,其生活史中以“茎叶体”的配子体为主要营养生长阶段。“茎叶体”叶片由单层细胞组成,仅在其“中肋”处由少数几层细胞组成,无输导组织和气孔等调控水分代谢的组织结构,保留着明显的水生植物的特征。由于缺乏水分输导和调控系统,因此,当原始“苔藓植物”离水登陆时,必然首先面对两大胁迫水分亏损、温度骤变。巨大的选择压力迫使苔藓植物进化出不同于“维管植物”(蕨类、种子植物)的逆境应对机制。 自然环境中的干旱、盐碱、低温等胁迫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大规模减产,培育耐逆性作物是种植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通过基因工程育种获得具有耐逆性的作物品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该方法中最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是有效抗逆基因的筛选与功能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蛋白,名称为PpLEA3_23,来源于小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蛋白质,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铁刚何奕昆崔素霞吴金霞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