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化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865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化废水的方法,具体方法是通过加入稀盐酸或者稀硫酸溶液调节金刚烷胺化废水pH值为8~10,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为络合剂,正辛醇或煤油为稀释剂,油水两相体积比为0.5~2∶1,在常温下搅拌使两相充分混合10~30分钟,静置15~60分钟,重新分层后分离有机相和水相。分离出的有机相用2mol/L的盐酸溶液反萃取,萃取剂可再生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除去金刚烷胺化废水中95~99%的金刚烷胺,工艺及设备简单,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涉及,主要用于化学合成法生产金刚烷胺过程中产生的富含高浓度金刚烷胺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属于工业生产废水的污染控制

技术介绍
金刚烷胺,化学名称为三环癸烷-I-胺,又称三环癸胺。是一种抗病毒药物,适用于预防或治疗亚洲甲-II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效,具有广谱杀菌性。在工业生产中,金刚烷胺是由二聚环戊二烯经过氢化、异构化、溴化和胺化等步骤化学合成的。其中,在胺化步骤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称为金刚烷胺化废水。废水的PH值 高达13. 78,难于降解,可生化性差。废水中高浓度的金刚烷胺,毒性大,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大,给后续的生化处理或综合利用带来麻烦。目前,国内外尚无对金刚烷类废水处理成熟、有效的方法。对于金刚烷胺化废水的处理,已报道的研究包括(I)Fenton氧化法;(2)臭氧氧化法;(3)铁碳微电解法;(4)结晶法;(5)硅藻土吸附法。前三种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破坏废水中金刚烷胺结构的方式,使其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但对含有高浓度金刚烷胺的废水进行氧化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后两种方法则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萃取法处理金刚烷胺化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刚烷胺化废水置于敞口容器内,磁力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酸性溶液,调节废水pH值到8~10,加入萃取剂,常温下搅拌10~30分钟,静置15~60分钟,分离有机相和水相,最后分离回收有机相中的萃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印臣宋永会肖书虎曾萍樊杰涂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