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化感物质杀藻效果的投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8649 阅读:222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3-13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化感物质杀藻效果的投加方法,其步骤是:A、将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以每立方米范围40-60mg的剂量投加到含有水华藻的富营养化水体中;B、投加方式为:每天白天从上午8点开始到晚上8点间歇投加9-11次,持续投加5天;C、每次投加间歇时间控制在0.9-1.1小时。该方法能够在显著降低化感物质单次投加量的前提下,更持久有效地抑制水华藻的生长,预防和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水华,对水源地、景观水体、养殖水体等功能性水体均可灵活、安全、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明显增强了化感物质的杀藻效果,实现了低剂量化感物质的高效杀藻,提升了化感控藻技术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态控藻
,涉及一种能增强化感物质杀藻效果的投加方法,通过低剂量多次间歇性投加化感物质,可实现高效控藻。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控制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物理法具体包括机械或人工打捞、黏土絮凝和遮光技术等,大都可直接清除水体中的藻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是需要昂贵的费用,因此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化学法主要是直接向水华暴发水域喷洒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硫酸铜等化学药剂,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见效快,但这些化学品的大量施入对喷洒水域的其他生物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有的还会在一些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不仅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对实施水域周围的人畜安全产生不可预测的威胁。生物法除藻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水生 植物和水生动物对水中污染物的转化、降解或转移作用,以及对藻细胞的絮凝或吞噬作用控藻。其控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除藻生物在实施水域中的生长和繁殖状况,只有达到一定的生物量,才能发挥有效的控藻作用,但若投放的生物过度繁殖,同样也会引起生态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利用一些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来控制藻类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化感物质杀藻效果的投加方法,其步骤是:A.?将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以每立方米范围40?60?mg的剂量投加到含有水华藻的富营养化水体中;B.?投加方式为:每天白天从上午8点开始到晚上8点间歇投加9?11次,持续投加5天;C.?每次投加间歇时间控制在0.9?1.1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斌高云霓刘碧云葛芳杰鲁志营孙雪梅贺锋周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2015年03月18日 14:55
    词目:强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