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将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化学合成活性物质)输送至生物体内的 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通过数种途径输送到生物体内,但宄竟何种方法可以达到 输送目的往往受制于输送时的客观条件。 大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降钙素、干扰素、胰岛素、特殊的黏多糖、肝素、肝 素类似物等)的临床常用给药途径为注射用溶液剂和冻干粉针剂,给药途径比较单一,且 频繁给药,患者顺应性差。目前,此类物质口服给药的最大问题是机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屏障影响其递送。比如,蛋白质类药物是不可以采用口服方式给药的,这主要是因为这类 药在经过消化道被吸收进入血循环以前,往往被强烈的胃酸水解或被胃肠道的多种消化酶 所降解,从而失去生物活性。几乎所有天然多肽、蛋白质、多糖、磷脂和类脂等都在肠胃中降 解成小单元而被肠道吸收。 因此,在设计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口服给药途径时就必需考虑这些客观条件,使 用一些可行的方法来减少这类药在肠胃中的降解。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促渗剂,如表面活性剂、脂肪酸或胆盐,增加粘液层和上皮细胞 层的通透性,扩大细胞间隙。最常用的口服吸收 ...
【技术保护点】
能输送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小分子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具有下列通式的小分子化合物或其任何一种可药用的盐:I所述通式中:A ,B和C为取代基;A、B、C包括氢、卤素、C1‑C4饱和烷基、C3‑C6环烷基、O‑C1‑C4饱和烷基、O‑C3‑C6环烷基、OH、NH2、CN、NO2、CF3、NHCO(C1‑C4饱和烷基、C3‑C6环烷基、C6‑C10芳环或C5‑C9杂芳环)或OCF3;D 为O、NH,或CH2; E 为羧酸基(COOH ),‑CONHOH,四唑,OH,‑SO3H; n为整数0,1,2,3,4,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