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817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32);设置在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将后轮(14)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35L、35R)支承的座椅(52);配置在该座椅(52)的下方的收纳箱。收纳箱(46)成在与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二轮车的改良。
技术介绍
已知有在供驾驶员就座的座椅的下方具备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的机动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图I)、专利文献2 (图I))。在专利文献I的图I中示出以发动机(E)(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符号,下同)为驱动源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在座椅(80)的下方配置收容头盔(77)的收纳箱(79),在该收纳箱(79)的下方配置发动机(E)。因此,降低收纳箱(79)的配置位置时,发动机(E)会成为障碍,从而难以降低座椅(80)的离地高度。在专利文献2的图I中示出动力摆动单元(12)(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符号,下同),在该动力摆动单元(12)中内置有电动机。在座椅(16)的下方配置能够收容头盔(17)的收纳箱(15),在该收纳箱(15)的下方配置内置有电动机的动力摆动单元(12)。然而,收纳箱(15)的配置位置与专利文献I同样,没有考虑到与驱动源的变更相伴的收纳箱(15)的配置位置的变更。因此,在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的电动二轮车中,期望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126902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786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具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容积且能够将座椅的离地高度设定得较低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具备在前部具备头管且从头管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由头管支承且将前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与主框架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设置在主框架的后部的枢轴部;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且将后轮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配置在该座椅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收纳箱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枢轴部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摆臂的侧方相邻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前方配置有蓄电池。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后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该驱动用电动机安装在摆臂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枢轴部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摆臂上具备与所述左右一对的枢轴部连结的左右一对的臂部,在收纳箱的后方且后轮的前方将左右一对的臂部连结的连结部上配置驱动用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与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且在收纳箱的车辆前方配置驱动用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 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收纳箱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供乘客跨骑的跨骑部侧开闭。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与座椅的底板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涉及的电动二轮车具备在前部具有头管且从头管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由头管支承且将前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与主框架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设置在主框架的后部的枢轴部;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且将后轮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由座椅轨道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配置在该座椅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收纳箱配置成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至少一部分与摆臂重叠。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收纳箱在与枢轴部重叠的位置处,一部分与摆臂的侧方相邻配置。相对于驱动源为电动机的车辆,在电动二轮车中驱动源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少,因此,能够利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的侧方空间来配置收纳箱。因此,能够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通过将收纳箱向下方移动,从而收纳箱向下移动。通过在高度方向上与向下移动了的收纳箱重叠的位置处配置重量较大的蓄电池,由此能够将收纳箱和蓄电池降低配置,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低重心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由于在摆臂上安装有驱动用电动机,因此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与后轮相邻配置。通过使驱动用电动机接近后轮,由此能够提高驱动用电动机的传递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能够将驱动用电动机作为摆臂的强度构件利用,能够通过驱动用电动机使摆臂具有规定的刚性,且同时能够使驱动用电动机接近后轮而紧凑地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中,通过将重量较大的电动机配置在接近车辆的重心的位置处,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另外,能够有效地利用驱动用电动机与后轮之间的空间而将收纳箱配置在较低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中,收纳箱设置成能够在车辆前方的跨骑部侧开闭。由于能够从跨骑部侧进行收纳在收纳箱中的物品的取出放入,因此即使将收纳箱配置在较低的位置处,也容易进行物品的取出放入。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中,在收纳箱与座椅的底板之间设有辅助收纳部。由于在座椅的下方除收纳箱之外还设置有辅助收纳部,因此能够根据物品的种类或大小等区分开来进行收纳。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收纳的便利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中,收纳箱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摆臂重叠。相对于驱动源为电动机的车辆,在电动二轮车中驱动源的配置位置的制约少,因此,能够利用以往配置发动机的枢轴部的侧方空间来配置收纳箱。因此,能够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通过使收纳箱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将座椅高度设定得较低,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说明物品收纳部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I涉及的摆臂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图6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I)。图7是实施例2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8是实施例2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9是座椅离地高度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图。图10是实施例3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11是实施例3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12是图10的12-12线剖视图。图13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3)。图14是实施例4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15是实施例4涉及的车架的立体图。图16是实施例4涉及的摆臂的俯视图。图17是图14的17-17线剖视图。图18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4)。图19是实施例5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0是物品收纳部的作用说明图(实施例5)。符号说明10…电动二轮车13…前轮14…后轮15…前叉16…枢轴部17…摆臂21…驱动用电动机31…头管32…主框架3乩、35R…座椅轨道46…收纳箱47...蓄电池52…座椅55…跨骑部57…辅助收纳部65L、65R …臂部72…座椅的底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表示从乘坐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沿着符号的方向观察。实施例I首先,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电动二轮车10是如下述的车辆,具备设置在车架11的前部且对前轮13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5、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的枢轴部1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对后轮14进行轴支承的摆臂17、与该摆臂17 —体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二轮车,其具备:在前部具备头管(31)且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出的主框架(32);由所述头管(31)支承且将前轮(13)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叉(15);与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连结且向车辆后方延伸出的座椅轨道(35L、35R);设置在所述主框架(32)的后部的枢轴部(16);摆动自如地连结于该枢轴部(16)且将后轮(14)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摆臂(17);由所述座椅轨道(35L、35R)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的座椅(52);配置在该座椅(52)的下方且容纳物品的收纳箱(46),所述电动二轮车通过驱动用电动机(21)而进行行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46)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与所述枢轴部(16)重叠的位置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摆臂(17)的侧方相邻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耕平岩隈博美川崎慎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