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吹瓶机的边模和底模通过联动连杆装置连接,将边模的开闭运动和底模的升降运动实现联动,当边模打开时底模下降;当边模闭合时底模上升,直至达到设定位置并完全闭合。通过联动机构将边模的开闭运动和底模的升降运动进行联动,结构简单,制作及维护容易,降低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各组件之间通过铰接或滚动配合,运动过程中无机械冲击,极大地降低各组件的故障率,增强设备稳定性,使操作的速度可以安全地进行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瓶吹塑机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吹瓶机的边模和底模的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吹瓶机是饮料瓶、油瓶、药瓶等塑料瓶加工制造领域的设备,吹瓶机包括左模、右模以及底模,三者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瓶体型腔,工作时,打开左、右模和底模并将瓶坯置 于型腔之内,再关闭左、右模和底模,对瓶坯进行吹塑加工,待加工完毕瓶体成型后打开左、右模和底模,此时底模下降并退出型腔位置,加工完成后的瓶体取走并送至下道工序。如图1、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吹瓶机结构示意图,包括相互配合的边模架,即左模架101和右模架102,分别安装在左模架101和右模架102上的边模,即左模103和右模104,还有与左模103和右模104配合的底模105,左模103、右模104与底模105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瓶体型腔,左、右模架上分别设置有相互交错配合的插件106,穿过插件106的插销107,与插销107连接并同步升降的锁模滚轮108,锁模滚轮108由锁模导轨109驱动升降;左、右模架连接有开合模滚轮110,开合模滚轮110由开合模导轨111驱动,进而控制左、右模架开合;底模105连接有底模滚轮112,底模滚轮112由底模导轨113驱动做升降运动。其存在以下问题1、左、右模架的开合运动,以及底模105的升降运动,分别由开合模导轨111、底模导轨112控制,使得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且结构复杂,维护困难,成本投入高;2、左、右模与底模105的运动配合精度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维护成本;3、设备运转时,滚轮进入导轨驱动其它部件运动直至脱离导轨,在此过程中,滚轮与导轨抵紧并发生相对运动,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在滚轮进入导轨时,由于配合上存在一定的间隙会导致滚轮撞击导轨,从而产生噪音,由此,多个滚轮与导轨的配合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与健康安全;4、滚轮在结构上精度要求高,而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导轨频繁地产生相互碰撞,导致滚轮损坏,既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又增加了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吹瓶机边模和底模的联动机构,以使边模的开闭和底模的升降实现联动,简化吹瓶机的结构,提高稳定性和运转效率,降低工作噪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包括模架支架,带动吹瓶机边模开合的开合连杆,带动吹瓶机底模升降的底模支架,有连接开合连杆和底模支架的联动连杆装置,开合连杆带动模具开合的同时带动联动连杆装置运动,进而由联动连杆装置带动底模支架升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开合连杆由开合模导轨带动进而驱使边模做开合运动,同时,开合连杆依次带动联动连杆装置、滑轨和底模,使底模进行升降运动;开合连杆带动边模打开时,底模在联动连杆装置的带动下下降;开合连杆带动边模闭合时,底模在联动连杆装置的带动下上升。通过联动连杆装置,将驱动边模开闭的开合连杆与驱动底模升降的滑轨连接,进而使得边模的开合和底模的升降运动实现联动,其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底模滚轮和底模导轨,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维护难度和所需的成本,同时减小设备体积,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避免底模滚轮和底模配合时产生的噪音,有效地降低噪音强度,使得操作人员更加舒适、安全地工作;滚轮使用寿命较低,而减少滚轮的使用数量可以极大地降低所需成本;将边模与底模实现联动,增强其配合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吹瓶机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吹瓶机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4所示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一种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的曲槽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3、4、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包括模架支架1,带动吹瓶机边模开合的开合连杆2,带动吹瓶机底模升降的底模支架3,有连接开合连杆2和底模支架3的联动连杆装置,开合连杆2带动模具开合的同时带动联动连杆装置运动,进而由联动连杆装置带动底模支架3升降;模架支架I上设置有导轨座5,底模支架3上连接有在导轨座5内滑动的滑轨4 ;所述的联动连杆装置包括固定在开合连杆2上的固定连杆6,铰接在模架支架I上的曲柄7,固定连杆6和曲柄7通过轴承连杆8的两端连接,固定连杆6由开合连杆2驱动并依次带动轴承连杆8、曲柄7运动;底模支架3上装有开有曲线凹槽10的曲槽角板9,曲柄7上设置有沿曲线凹槽10滚动的滚轮11,曲柄7带动滚轮11在曲槽角板9的曲线凹槽10内滚动并对曲线凹槽10施加以垂直方向的力,进而带动曲槽角板9、底模支架3运动。运动时,开合连杆2依次带动固定连杆6、轴承连杆8做运动,轴承连杆8的两端是球头端关节轴承,具有较大的承受能力,且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轴承连杆8再依次带动曲柄7、滚轮11、曲槽角板9运动,曲槽角板9上设置具有高低落差的曲线凹槽10,同时,固定在模架支架I上的曲柄7转动时带动滚轮11产生高低落差,故滚轮11在曲槽角板9的曲线凹槽10内运动时,对曲槽角板9施加以垂直方向的力,从而带动曲槽角板9和底模支架3运动;通过曲槽角板9和滚轮11的配合带动做升降运动,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制作及维护容易,降低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各组件之间通过铰接或滚动配合,运动过程中无机械冲击,极大地降低各组件的故障率,增强设备稳定性,使操作的速度可以安全地进行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噪音;模架支架I上设置有导轨座5,底模支架3运动时带动其上的滑轨4在导轨座5内运动,同时带动底模做升降运动,模架支架I与底模支架3通过导轨座5和滑轨4相互配合,确保在升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和晃动,保证其配合精度。实施例二,如图6、7、8所示。所述的联动连杆装置包括固定在开合连杆2上的固定连杆6,铰接在模架支架I上的曲槽角板91,固定连杆6和曲槽角板91通过轴承连杆8的两端连接,固定连杆6由开合连杆2驱动并依次带动轴承连杆8、曲槽角板91运动;曲槽角板91上开有曲线凹槽92,底模支架3上装有可在曲线凹槽92内滚动的滚轮11,曲槽角板91转动时,曲线凹槽92对滚轮11施加以垂直方向的力,进而带动滚轮11、底模支架3运动。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运动时,开合连杆2依次带动固定连杆6、轴承连杆8、曲槽角板91运动,曲槽角板91运动时,其上的曲线凹槽92具有高低落差,故可带动滚轮11在滚动的同时做垂直移动, 进而带动底模支架3、滑轨4和底模做升降运动。权利要求1.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包括模架支架(1),带动吹瓶机边模开合的开合连杆(2),带动吹瓶机底模升降的底模支架(3),其特征在于有连接开合连杆(2)和底模支架(3)的联动连杆装置,开合连杆(2)带动模具开合的同时带动联动连杆装置运动,进而由联动连杆装置带动底模支架(3)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模架支架(I)上设置有导轨座(5),底模支架(3)上连接有在导轨座(5)内滑动的滑轨(4)。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连杆装置包括固定在开合连杆(2 )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包括模架支架(1),带动吹瓶机边模开合的开合连杆(2),带动吹瓶机底模升降的底模支架(3),其特征在于:有连接开合连杆(2)和底模支架(3)的联动连杆装置,开合连杆(2)带动模具开合的同时带动联动连杆装置运动,进而由联动连杆装置带动底模支架(3)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大群,吴志刚,宁远鹏,陈基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