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多孔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6751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TiO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和光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钛酸正丁酯(TBOT)为钛源,水为溶剂,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即得具有多孔特征的小粒径的TiO2纳米材料。其中,原料的钛源也可为硫酸钛(Ti(SO4)2)、四氟化钛(TiF4)等,均可得到形貌均一的TiO2纳米材料,不同在于其粒径和多孔性有所差异。光催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且在能源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TiO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和光催化

技术介绍
光催化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自1972年Fujishima和Honda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可以光催化分解水,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尖锐,借助半导体的光催化作用,进行有害有毒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及光催化合成更为人们所青睐。 在众多的光催化材料中,TiO2由于具有强氧化能力、化学性能稳定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最具有实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与常规材料相比,纳米TiO2具有比表面积大、光吸收性好、表面活性大、分散性好等独特的优势,同时还具有光化学稳定,催化效率高、氧化能力强、无毒等特点,在环保、催化剂、涂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人们已经采用各种方法来制备具有不同形貌和结构的TiO2纳米材料,主要有气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其中,气相法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不易控制,成本较高;溶胶-凝胶法合成时受环境影响较大,且产物孔壁结晶度相对较差;共沉淀法中沉淀洗涤困难,产品中易引入杂质;而水热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得到的产品结构也较稳定,被证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随着纳米科技和合成技术的发展,尽管在材料的制备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各种形态的TiO2纳米材料,其结构和光催化活性依然参差不齐。因而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合成出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TiO2纳米材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热法,以水为溶剂,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的结构导向作用下,制备出具有多孔特征的TiO2纳米材料。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反应过程中未添加有机溶剂等优点。通过此方法制备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形貌均一,结晶良好。此外,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可以得到形貌均一,小粒径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且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用电子天平称取5mmol钛酸正丁酯(TB0T),或其它钛源TiF4、Ti (SO4)2,将其逐滴加A 40 ml去离子水中混匀,常温下搅拌I h ; b.用电子天平按摩尔比TPAOH=TBOT = (0. 1-0. 3) :I称取一定量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将其放入60-80 °〇水浴锅中,磁力搅拌3-6 h ;C.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100 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爸中,在140-200°c条件下反应36-96 h ; d.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从反应釜中取出,经常规的离心、洗涤、烘干、焙烧等步骤,即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 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中,以钛酸正丁酯(TBOT)为钛源,水为溶剂,在模板剂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的结构导向作用下,通过简单的水热过程,从而制备出具有多孔特征的形貌均匀的TiO2纳米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工艺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友好;制得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结晶良好,光催化性能优异,可用于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的XRD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的TEM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与无模板剂对比例的光催化性能比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所有实施例均按上述技术方案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实施例I 1.用电子天平称取5mmol钛酸正丁酯(TB0T),将其逐滴加入40 ml的去离子水中混匀,常温下搅拌I h; 2.用电子天平称取Immol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将其放A 80 1水浴锅中,磁力搅拌4 h ; 3.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100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80°C条件下反应72 h ; 4.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从反应釜中取出,经常规的离心、洗涤、烘干、焙烧等步骤,即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将所制得的样品进行物性表征,其部分结果如附图所示。所得材料为片状结构,其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特征,且形貌均一,其粒径在50 nm左右。实施例2 实施过程除以下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I相同。用电子天平称取5 mmol四氟化钛(TiF4),将其逐滴加入40 ml的去离子水中混匀,常温下搅拌I h。所得结果与实施例I有较大差别,不同在于得到的TiO2为颗粒状结构,且粒径较小,其粒径在10 nm左右。实施例3 实施过程除以下不同外,其他均与实施例I相同。用电子天平称取I. 5 mmol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将其放入80 1水浴锅中,磁力搅拌5 h; 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100 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40°C条件下反应 36 h0所得结果与实施例I基本相似,不同在于得到的TiO2纳米颗粒不均匀,有结块现象产生,此外,还混有一些小的类似纺锤状的纳米棒。对比例(不用模板剂) 1.用电子天平称取5mmol钛酸正丁酯(TBOT)逐滴加入40 ml的去离子水中混勻,然后将其放入80 1水浴锅中,磁力搅拌4 h; 2.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100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80°C条件下 反应72 h ; 3.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从反应釜中取出,经常规的离心、洗涤、烘干、焙烧等步骤,即得无模板法制备的TiO2纳米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对比例所得TiO2纳米颗粒相比实施例I所得TiO2纳米颗粒粒径小,为大小均匀的无孔球状颗粒,其粒径在10 nm左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准确称量0.02 g的TiO2纳米材料加入50 ml甲基橙溶液(25 mg/1)中,超声分散30min ;所得悬浮液避光搅拌I h使材料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后取出4 ml悬浮液于7 ml离心管中,将剩余悬浮液倒入50 ml石英管中,然后放入SGY-IB型光催化反应仪中,向反应液中不断通入空气使催化剂一直悬浮于整个体系中;开启500 W汞灯照射,每隔5 min取4 ml悬浮液于离心管中,总反应时间I h;反应结束,取出的各个样品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在465 nm左右的吸光度,从而反映各个降解时间段后剩余甲基橙的浓度,以此来反映本方法制得TiO2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效果。参见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的XRD谱图。XRD分析在日本RigaKu D/max-2550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采用CuKa衍射。从图I中可知,本专利技术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具有典型的锐钛矿结构,与标准谱图(PDF No: 21-1272)相一致,未见其它杂峰,证明其为纯相的晶体结构。参见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所得多孔TiO2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TEM)图片。TEM分析采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JSM-2010F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TiO2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合成过程和步骤:?a.?用电子天平称取5?mmol钛酸正丁酯(TBOT),或其它钛源TiF4、Ti(SO4)2,将其逐滴加入40?ml去离子水中混匀,常温下搅拌1?h;b.?用电子天平按摩尔比TPAOH?:TBOT?=(0.1?0.3):1称取一定量的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将其放入60?80?℃水浴锅中,磁力搅拌3?6?h;c.?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100?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40?200℃条件下反应36?96?h;d.?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从反应釜中取出,经常规的离心、洗涤、烘干、焙烧等步骤,即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TiO2纳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娇丁国际张晶谭英杰周洪顺焦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