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健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624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45
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0-15克(12克)、党参10-15克(12克)、代赭石10-15克(12克)、白术5-15克(12克)、茯苓8-15克(10克)、制半夏5-10克(8克)、厚朴3-10克(5克)、旋覆花5-10克(6克)、甘草2-10克(5克)、乌药3-12克(10克)、陈皮3-12克(10克)、木香3-12克(10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发明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胃窦炎,进行长期研究探索,优选出的一种疗效显著中药。该中药,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达85%,治愈率达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
技术介绍
胃窦炎是一种慢性常见病,其症状表现上腹部有撑胀感,隐痛或剧痛,呈周期性发作,伴有嗳气,反酸水,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消瘦等。目前治疗胃窦炎的中西药很多,但从疗效上看差别较大,不能满足治病的需要。针对上述情况,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胃窦炎,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胃窦炎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药及重量如下黄芪10-15克(12克)、党参10-15克(12克)、代赭石10-15克(12克)、白术5-15克(12克)、茯苓8_15克(10克)、制半夏5_10克(8克)、厚朴3-10克(5克)、旋覆花5-10克(6克)、甘草2-10克(5克)、乌药3_12克(10克)、陈皮3-12克(10克)、木香3-12克(10克)。本专利技术最佳重量为括弧内数字。本专利技术各位药物的药理分析如下黄芪一入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党参一入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食少便溏,体倦无力。代赭石一入肝、心经。功能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主治头痛,眩晕,嗳气,呛逆,呕吐等。白术一入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虚泄泻,消化不良,食少无力等。茯苓一入心、脾、肾经。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水肿,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咳嗽多痰。制半夏一入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脘胀满,反胃呕吐等。厚朴一入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呕吐泻痢,痰多喘咳。旋覆花一入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下气化痰,止呕。主治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嗳气呕吐。甘草一入心、肺、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解毒,祛痰。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脘腹挛急作痛。乌药一入肺、脾、肾、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闷胁痛,胸脘胀痛,反胃呕吐,疝气腹痛,小便频数。陈皮一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欲不振,痰多咳嗽。木香一入脾、胃、大肠、胆经。功能行气,调中,止痛。主治气滞腹胀,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腹痛肠鸣,泄泻痢疾,胃痛呕吐。从上述各位中药的入经、功能、主治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药物多数对治疗胃病的适应性很强,部分药物有和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功效,诸药共用,可增强疗效,是治疗胃窦炎的有效中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按配方及重量选取原料中药,装入砂锅,加适量水,煎两遍,煎成口服药汁500毫升,为一剂。本专利技术的服法及用量每日一剂,早中晚饭后,温热各服三分之一。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本治疗胃窦炎中药,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可靠,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达85%,治愈率达73%。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I、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0克、党参10克、代赭石10克、白术5克、茯苓8克、制半夏5克、厚朴3克、旋覆花5克、甘草2克、乌药3克、陈皮3克、木香3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装入砂锅加适量水,煎两遍,煎成口服药汁500毫升,为一剂。3、本专利技术的服法及用量每日一剂,早中晚饭后,温热各服三分之一。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实施例2I、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2克、党参12克、代赭石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制半夏8克、厚朴5克、旋覆花6克、甘草5克、乌药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及服法同实施例I。实施例3I、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代赭石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制半夏10克、厚朴10克、旋覆花10克、甘草10克、乌药12克、陈皮12克、木香12克。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及服法同实施例I。治疗胃窦炎中药临床疗效总结。I、一般资料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胃窦炎,进行长期研究探索,优选出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胃窦炎中药。该中药,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2、本专利技术治疗胃窦炎中药,有效率达85%,治愈率达73%。病例介绍I、徐XX,男,39岁,2011年2月上旬就诊。患胃窦炎3年,近日因感冒引发胃窦炎加重,先后服西药和中成药有所缓解,但病情很不稳定,胃上部常有撑胀感,隐痛,反酸水,恶心,食欲差症状,服用本专利技术2剂,撑胀感,恶心减轻,又连服3剂,隐痛,反酸水缓解,再服3剂食欲增强,其他症状消失,痊愈。2、吕X X,女,46岁,患胃窦炎多年。经常反酸水,胃胀痛,恶心,厌食,身体日渐消瘦,中西医都看过,药也吃了许多,但病情仍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服用本专利技术3剂,胃胀痛,恶心症状减轻,又服3剂,反酸水症状消失,再服5剂食欲改善,病情好转,稳定,随访,未复发。3、肖XX,男,63岁,2012年5月就诊。患慢性胃窦炎多年,常发恶心,胃发胀隐痛,吐酸水时就吃生花米缓解一下,也吃过一些治胃病的药,但一直未能根治,服用本专利技术3齐U,胃胀痛减轻,再服3剂,恶 心吐酸水停止。又服3剂,各症状消失,痊 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0-15克(12克)、党参10-15克(12克)、代赭石10-15克(12克)、白术5-15克(12克)、茯苓8-15克(10克)、制半夏5-10克(8克)、厚朴3-10克(5克)、旋覆花5-10克(6克)、甘草2_10克(5克)、乌药3-12克(10克)、陈皮3-12克(10克)、木香3-12克(10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2克、党参12克、代赭石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制半夏8克、厚朴5克、旋覆花6克、甘草5克、乌药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全文摘要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0-15克(12克)、党参10-15克(12克)、代赭石10-15克(12克)、白术5-15克(12克)、茯苓8-15克(10克)、制半夏5-10克(8克)、厚朴3-10克(5克)、旋覆花5-10克(6克)、甘草2-10克(5克)、乌药3-12克(10克)、陈皮3-12克(10克)、木香3-12克(10克)。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胃窦炎,进行长期研究探索,优选出的一种疗效显著中药。该中药,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效率达85%,治愈率达73%。文档编号A61K33/26GK102961537SQ20121046675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新健, 夏敏, 王红 申请人:王新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窦炎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中药及重量组成:黄芪10?15克(12克)、党参10?15克(12克)、代赭石10?15克(12克)、白术5?15克(12克)、茯苓8?15克(10克)、制半夏5?10克(8克)、厚朴3?10克(5克)、旋覆花5?10克(6克)、甘草2?10克(5克)、乌药3?12克(10克)、陈皮3?12克(10克)、木香3?12克(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健夏敏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