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ARM的数字控制逆变电路,属于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数字控制逆变器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基本运用于大功率场合,如基于DSP的数字控制电源,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等,对于中小功率数字电源的研究并不多见。如果对整个逆变系统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将会使系统的功耗低、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从而降低成本。现今逆变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对高频臂和一对低频臂实现SPWM变换,高频臂持续保持高频变换,低频臂持续保持低频变换,这种方式使得高频臂开关管长期高负荷运转,容易损坏,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因此,对逆变电路设计应注意以下性能指标I.谐波系数HF,即谐波分量有效值同基波分量有效值之比。2.总谐波系数THD,当输出波形为理想正弦波时,THD为零。3.逆变效率。4.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输出功率,用来衡量逆变器输出功率密度的指标。5.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性EMC。由此可见,为满足以上性能指标,一套比较好的设计策略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考虑,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RM控制的单极性正弦逆变器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逆变器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 ...
【技术保护点】
低功耗小型车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逆变器包括ARM控制器、光耦隔离电路、驱动电路、全桥逆变电路、电源和负载;ARM控制器为主控制器,其产生符合控制策略的单极性的SPWM波形,经过光耦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控制全桥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全桥逆变电路的单极性正弦逆变,并根据全桥逆变电路的反馈信号适时的关闭输出,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莲,褚鹏超,田晓燕,孙频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