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包括,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两立柱和上下钢梁组成的框架及其内的混凝土墙板;其包括,阻尼器,以夹层的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内,混凝土墙板内设置供安装阻尼器、钢板的孔道,孔壁内侧涂抹无粘结材料,在外部墙板能够提供足够的侧向约束的情况下,钢板支撑可以承受全部楼层剪力,从而有效地利用钢板承载力高、延性好和混凝土墙板抗剪刚度大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阻尼器和混凝土剪力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抗震性能好、经济、施工方便、结构灵活布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具体涉及到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中以墙体作为钢框架的抗侧力构件可以分为四类1混凝土内填充剪力墙2钢板剪力墙;3钢板一混凝土剪力墙。(I)混凝土内填充剪力墙侧向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造价低廉、易于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研究表明此种结构具有良好的侧向刚度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承载后刚度退化明显,不适合在高烈度区使用。(2)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与钢框架组合构成双重抗侧力体系,可获·得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但钢板剪力墙设计均以钢板的弹性屈曲作为极限状态,导致钢板墙要么采用较厚的钢板,要么设置较多的加劲肋,经济性较差而且也影响墙板的滞回性能,此外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可能造成“弱框架、强墙板”现象,有悖将内嵌钢板作为第一道抗侧力体系的设计理念。(3)钢板一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由钢板剪力墙发展起来的,由钢板和混凝土板组成的新型抗侧力构件,组合钢板墙往往比相同抗剪承载力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剪刚度大,而其厚度和重量均有所减小,可以节省使用空间,并降低基础的费用和减小地震作用。组合墙的提出旨在利用钢板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快捷和混凝土板刚度大、抗火性能好的优点,两种材料取长补短,形成一种综合性能较优的构件形式。不仅如此,与薄钢板剪力墙得益于屈曲后的斜拉场效应相比,组合墙通过抑制钢板屈曲可以获得以下收益显著提高其抗剪承载力;通过合理设计可以避免钢板和混凝土在小、中地震中受损,从而可以免去小、中地震后的维修成本;可以避免屈曲带来的巨大噪音,而这种噪音往往成为工程应用的一大障碍。在地震或者风荷载作用下,尤其是结构进入塑性状态后夹层阻尼器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往往比以上三种剪力墙结构体系有更好的滞回特性,而且在弹塑性滞回变形过程中吸收大量能量,可以优先抵抗地震和风荷载。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阻尼器对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任意地震和风振作用下均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新建建筑的振动控制和已有建筑物的加固。粘弹性阻尼器可加设于柱间支撑、柱角斜撑、桁架下弦杆、梁柱节点等处,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还可以大大减少结构的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把阻尼器和混凝土剪力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抗震性能好、经济、施工方便、结构灵活布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包括,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两立柱和上下钢梁组成的框架及其内的混凝土墙板;其包括,阻尼器,以夹层的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两端分别连接钢板,钢板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分别与上、下钢梁连接;或者,阻尼器一端连接钢板,另一端连接上钢梁或下钢梁,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混凝土墙板内设置供安装阻尼器、钢板的孔道,孔壁内侧涂抹无粘结材料。进一步,所述的阻尼器为金属耗能阻尼器、摩擦耗能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器。又,在阻尼器两端的混凝土墙板边缘设置作为加强构件的锚筋或角钢。在阻尼器两端的混凝土墙板内设置可加强构造的箍筋笼或加密筋。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质物质。所述的混凝土墙板内设双层钢筋网。所述的混凝土墙板内设双层钢筋网沿支撑周围设加密筋。所述的双层钢筋网之间设置连系钢筋。阻尼器两端钢板端部设加劲肋,设加劲肋的钢板端部侧面粘贴松软的泡沫橡胶作为缓冲材料。另外,内藏阻尼器的混凝土剪力墙仅在阻尼器或钢板端部与上、下钢梁相连,墙板的四周均与框架间留有间隙,并用弹性绝缘材料填充,并用轻型金属架及耐火材料覆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适用于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对抗震和抗风有良好的效果。2、适合装配式住宅体系。3、布置灵活。4、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施工速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混凝土剪力墙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阻尼器端部加强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图4,本技术的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包括,混凝土剪力墙1,其包括两立柱和上下钢梁组成的框架11及其内的混凝土墙板12 ;阻尼器2,以夹层的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I内,两端分别连接钢板3、3’,钢板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I内,分别与上、下钢梁连接;或者,阻尼器一端连接钢板,另一端连接上钢梁或下钢梁,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混凝土墙板内设置供安装阻尼器、钢板的孔道,孔壁内侧涂抹无粘结材料。进一步,所述的阻尼器2为金属耗能阻尼器、摩擦耗能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器。对应阻尼器2两端的混凝土墙板I边缘设置作为加强构件的锚筋4或角钢5。在阻尼器2两端的混凝土墙板I内设置可加强构造的箍筋笼6或加密筋7。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质物质。所述的混凝土墙板I内设双层钢筋网8,所述的混凝土墙板内设双层钢筋网沿支撑周围设加密筋。双层钢筋网8之间设置连系钢筋9。阻尼器2两端钢板端部设加劲肋,设加劲肋的钢板3、3’端部侧面粘贴松软的泡沫橡胶作为缓冲材料10。内藏阻尼器的混凝土剪力墙仅在阻尼器或钢板端部与上、下钢梁相连,墙板的四周均与框架间留有间隙,并用弹性绝缘材料填充,并用轻型金属架及耐火材料覆盖。本技术先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阻尼器的变形可以有效防止阻尼器和墙体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墙体破坏。在阻尼器上部加劲肋端部粘贴松软的泡沫橡胶作为缓冲材料。在阻尼器两端的混凝土墙板边缘应设置锚筋或角钢等加强构件,且应在该处墙板内设置箍筋笼或加密筋等加强构造。内藏阻尼器的剪力墙仅在节点处与框架结构相连。墙板的四周均应与框架间留有间隙,避免结构侧移时,墙板与框架发生内挤压影响内藏阻尼器剪力墙墙的受力。剪力墙板阻尼器安装完毕后,墙板四周四周与框架之间的间缝,宜用隔音的弹性绝缘材料填充,并用轻型金属架及耐火材料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包括, 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两立柱和上、下钢梁组成的框架及其内的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阻尼器,以夹层的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两端分别连接钢板,钢板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分别与上、下钢梁连接;或者,阻尼器一端连接钢板,另一端连接上钢梁或下钢梁,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混凝土墙板内设置供安装阻尼器、钢板的孔道,孔壁内侧涂抹无粘结材料。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为金属耗能阻尼器、摩擦耗能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器。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对应阻尼器两端的混凝土墙板边缘设置作为加强构件的锚筋或角钢。4.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在阻尼器两端的混凝土墙板内设置可加强构造的箍筋笼或加密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质物质。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板内设双层钢筋网。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墙板内设双层钢筋网沿钢板支撑周围设加密筋。8.如权利要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层阻尼器剪力墙,包括,?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两立柱和上、下钢梁组成的框架及其内的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以夹层的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两端分别连接钢板,钢板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分别与上、下钢梁连接;或者,阻尼器一端连接钢板,另一端连接上钢梁或下钢梁,以斜支撑方式设置于混凝土剪力墙板内;混凝土墙板内设置供安装阻尼器、钢板的孔道,孔壁内侧涂抹无粘结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孙绪东,汲军广,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