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邦南专利>正文

可定位机夹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1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定位机夹切刀,包括刀体(1)、刀片(2),其特征在于:    a、在刀体(1)左侧面尾端开有凹面(19)和凹面(21),两凹面之间为凸块(20),凸块(20)纵向装有用以调节和定位刀片(2)纵向位置的调节螺钉(5);    b、刀体(1)头部右侧面下端开有纵向沿伸至刀体(1)尾部的凹坎,形成A面(10)、B面(11)、C面(12);刀体右侧面中部上端有一“┓”形的凹槽,凹槽的纵向沿伸至刀体尾部,其纵向槽形成两侧平面(15、16),底面(14);凹槽将刀体(1)上平面(13)分为前后两段(13↓[-1]、13↓[-2]);    c、刀体(1)左侧面的凹面(21)之前部分有一纵向贯穿的用于镶装刀片(2)的敞口刀槽(22),针对刀槽的另一侧开有与刀槽平行、并将刀槽及刀体头部开通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弹性槽(6),弹性槽(6)向刀体(1)尾部延长至凸块(20)处,后端部分的弹性槽横向只开通至平面(16),弹性槽(6)头部装有平衡销(3)和弹簧套(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刀具,具体说是一种切割工件直径小于φ90毫米的正切刀。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已推行多年的机械夹固式切刀虽然不同程度地在车床上已被接受和应用,但由于被夹固的JCQ型刀片很难被稳固地夹紧在刀体头部一点小面积的托板上,在实用中,常由于刀片未被夹稳而引起刀片受力不均造成刀片颤动,最终导致刀片刃口加速碎裂和损坏刀片的托板。因此,目前在我国的车床上采用焊接式切刀的现象还相当普通,因为焊接式切刀具有将硬质合金刀片焊接在刀体上非常稳固的优点,却存在刀片不易更换,刀具耗费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刀具操作简捷、刀片夹紧稳固、刀片定位性好、既防振又消振、刀具耗费低廉的可定位机夹切刀。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根据车刀中的刀具角度、刀体之刀片槽几何参数和刀片刃磨角度之间的关系,先将刀体刀片槽中的切深方向前角(即平行刀片槽中心线剖面中的刀片槽底平面前角,以下同)γpg和进给方向前角(即垂直于刀片槽中心线剖面中的刀片槽底平面前角,以下同)γfg选为定值,即选γpg=5°~-5°之间,本方案选取γpg=0°,γfg=0°。因为车刀角度是刀片刃磨角度和刀体刀片槽角度组合后的派生角,所以当刀体刀片槽γpg=γfg=0°时,可定位机夹切刀的刀具角度就等于其刀片的刃磨角度,也就是说,当刀片安装到刀体刀片槽内后,刃磨角度就是可定位机夹切刀的刀具角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由刀体、刀片等组成可定位机夹切刀,其特征在于a、在刀体左侧面尾端开有两个凹面,两个凹面之间为凸块,凸块纵向装有用以调节和定位刀片纵向位置的调节螺钉;b、刀体头部右侧面下端开有纵向沿伸至刀体尾部的凹坎,形成A面、B面、C面;刀体右侧面中部上端有一 形的凹槽,凹槽的纵向沿伸至刀体尾部,其纵向槽形成两个侧平面和一底面;凹槽将刀体上平面分为前后两段,前后两段平面与凹坎配合,方便刀体在车床刀架上安装,且夹紧刀片和刀体;c、刀体左侧面的凹面之前部分有一纵向贯穿的、用于镶装刀片的敝口刀槽,针对刀槽的另一侧开有与刀槽平行、并将刀槽及刀体头部开通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弹性槽,弹性槽向刀体尾部延长至凸块处,后端部分的弹性槽横向只须开通至凹槽的一侧平面,即弹性槽只须将刀槽分开,不分开后端刀体;弹性槽头部装有平衡销和弹簧套;用以平衡刀具夹紧力。所说的刀槽可以是燕尾形,或者是矩形。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刀体头部左侧沿切深方向有延伸出的上下加强筋,和大圆弧腔。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刀片为两端均有刀刃的长条刀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刀具本身不备夹紧刀片的装置,所以不必备有夹紧或松开刀片的工具。刀片可以单独保管,以防刀具之间互相碰撞而损坏刀刃。2、在刀体刀片槽的自由状态,可以将刀片镶入刀槽或从刀槽中抽出刀片。3、夹紧刀片的夹紧力来自车床刀架上固定刀体的第一颗螺钉,刀架上夹紧刀体的第2颗螺钉,仅起到夹紧刀体的辅助作用,而对刀片不产生夹紧力。所以,当刀片磨损后需取下刀体调头或复磨刀刃时,只要松开刀架上的第一颗螺钉,而不会影响刀体在刀架上的任何位置变化。4、刀体左侧尾端装有可以定位或调节刀片的螺钉,所以,经过复磨刀刃的刀片再次镶入刀体刀槽,并将各面贴紧和顶住调节螺钉,其刀具就可以获得与原来一样的定位位置。5、刀具前端右侧的弹性槽中装有可以平衡刀片夹紧力的销子和防止销子脱落的弹簧套,此举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刀片夹紧在刀体上,又可以防止切割时可能引起的振动。本技术集机夹刀具和焊接刀具的长处为一体,是一种刀具结构坚固、刀片装卸简捷、刀片利用率高的新型高速切割刀具,适用于多种车床型号对工件的切槽和工件直径小于φ90毫米的圆棒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高速落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为刀体结构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A-A剖视图;图8为图5的B-B剖视图;图9为刀片结构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图9的右侧视图;图12为图9的左侧视图;图13为平衡销结构图;图14为弹簧套结构图;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图16为调节螺钉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图1至图4中,本技术由刀体1、刀片2、平衡销3、弹簧套4、调节螺钉5所组成。图5至图8中,刀体右侧面中部上端有一 形的凹槽,凹槽的纵向沿伸至刀体尾部,其纵向槽形成两个侧平面15、16和一底面14;凹槽将刀体1上平面13分为前后两段(13-1,13-2),两段平面各自独立,平面15与16互不连接, 槽的横向槽的平面17与18也互不连接,刀体1头部右侧面下端开有纵向沿伸至刀体尾部的凹坎,形成A面10、B面11、C面12。刀体1上的前一段平面13-1是车床刀架上第一颗螺钉固定刀体1时压紧刀片的平面,后段平面13-2上拧的是车床刀架上夹紧刀体1的第2颗螺钉,这颗螺钉是起到夹牢刀体的辅助作用,对刀片起不到夹紧作用。刀体1材料选用45号钢或40cr钢,其左侧面尾端开有19和21两个凹面,并在19和21之间保留一凸块20,左侧面的凹面21之前部有一纵向贯穿的敝口矩形刀槽22,刀槽用于装刀片。针对刀槽的另一侧面,并在高出凹槽14底面的位置开有一条与刀槽22平行的弹性槽6,这条弹性槽6将刀体1的前端部完全开通,分成上、下两部份,弹性槽6可以向尾端延长至凸块20处,但后端部份的弹性槽6仅横向开通至平面16,刀体1的其余部份不开通。刀体1头部左侧沿切深方向延伸的圆弧9所形成的空腔是为了避免切割最大工件时与刀具相碰,内腔左侧的上、下薄板形加强筋7、8是避免刀片镶入刀槽后处于悬臂状态影响刚性。安装刀片的刀槽22上下两面间的距离在自由状态应与刀片相应尺寸有较紧密的配合,以保证条状刀片在刀槽内保持良好的接触,有利刀片的夹固牢度和切割时的平稳性。根据刀具角度、刀体之刀槽几何参数和刀片刃磨角度之间的关系,选定刀体刀槽切深方向前角γpg为5°~-5°,本实施例选取γpg=0°,进给方向前角γfg=0°,刀体的右主偏角KrRt为90°左右,主后角α0g为0°左右,以上角度根据加工条件预先加工成形。刀体1头部右侧的弹性槽中间有一圆孔23,圆孔中安装一个直径略小于孔径的销子3和直径略大于孔径的弹簧套4,其作用是当刀架上夹紧刀体1的第一颗螺钉用力夹紧刀片时,既可以获得牢固的夹紧效果,还可以避免切割过程中引起的振动。刀体1尾端的凸块20的后侧面处设有一螺孔24,调节螺钉5就拧在此螺孔内,可以起到对刀片纵向定位和调节作用。刀体1的硬度和弹性槽6的弹性靠钢材调质处理后获得,并对刀体1表面发黑处理。图9至图12中,刀片2材料可根据被切割材料分别选用不同牌号硬质合金焊接式刀片或高速钢刀片。刀片2为长条矩形,两端均有切削刀刃。刀片2与刀体之刀槽的配合间隙通过夹紧后的弹性槽来克服。刀片2的厚度略大于刀体加强筋的厚度。刀片2的刃磨角度有右主偏角KrRt为90°左右,前角γ0t为0°~45°,刃倾角λst为10°~-10°,主后角α0t为4°~12°,还有左副偏角KrLt′、右副偏角KrRt′为1°左右,左副后角α0Lt′、右副后角α0Rt′均为1°左右。这些角度可以在普通砂轮机上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邦南
申请(专利权)人:张邦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