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803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主要由多相流溶气泵、密闭式卧式罐、收油入孔、隔板、第一导流板、挡流板、释放消能器、聚结材料和多孔板、汽水清洗管道和第二导流板(4-2)构成。密闭式卧式罐中部设有一个隔板和第一导流板;在密闭式卧式罐左侧封头处,设有挡流板;在密闭式卧式罐右侧封头处,设有第二个导流板;挡流板和第一导流板中间的进水口上方,设有释放消能器;在第二导流板和隔板之间设有聚结材料和多孔板;多孔板下面是汽水清洗管道;两个收油入孔设在密闭式卧式罐的顶部;多相流溶气泵安装在污水进口管和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进水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地小、投资低,处理效率高达98%。(*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对含油、化工原料、挥发性等废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石化和化工等的工业生产中,其排出的污水中常常含有油及各种有机化工物质等复杂成分,致使污水处理工艺复杂,污水处理设备庞大,污水处理成本很高。目前,对含油、有机化工物质等污水的传统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沉降——斜管或斜板除油分离——电极气浮或生化一一多级过滤或膜过滤;另一种是采用沉降——旋流或涡凹气浮——高效气浮——多级过滤。这两种处理方法,均存在设施庞大,占地广,处理效率低,投资高的缺点,且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简单,设备小,投资少,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的新型处理设备和工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主要由多相流溶气泵、密闭式卧式罐、收油入孔、隔板、第一导流板、挡流板、释放消能器、多孔板、聚结材料、汽水清洗管道和第二导流板组成。密闭式卧式罐中部设有一个隔板和第一导流板;在密闭式卧式罐左侧封头处,设有挡流板;在密闭式卧式罐右侧封头处,设有第二个导流板。挡流板和第一导流板中间的进水口上方,设有释放消能器。在第二导流板和隔板之间设有多孔板和聚结材料。多孔板下面是汽水清洗管道。两个收油入孔设在密闭式卧式罐的顶部。多相流溶气泵安装在污水进口管和密闭式多级高效净化水装置进水口之间。所述多相流溶气泵,为德国埃杜尔公司生产的流溶气泵。污水和空气在多相流泵进口混合,经泵的叶轮破碎和加压,空气溶解进入水中。溶气水在溶气稳定管中均质稳压后,经过减压阀后和提升泵出水混合进入密闭式多级高效净化水装置。减压释放出来的20 μ m左右的小气泡粘附污油和污物上浮进入收油入孔外排。所述密闭式卧式罐,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容器,其两端有椭圆形封头。所述收油入孔,为椭圆形封头入孔。所述隔板,其设置在密闭式卧式罐内,将容器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所述导流板,由一个拱形钢板折弯一定角度,角度大小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得出。所述挡流板,由为一个拱形钢板折弯一定角度,防止水短流,保证分离室最大水力停留时间。所述消能释放器,为位于一级接触射流口上方具有消能布水功能的“弧形罩”。经过阀门减压释放后的气水高速射流,进入消能释放器,使高速流动的气水改变方向并变为缓慢流动。保证水在接触室内分布均匀混合充分。所述多孔板和聚结材料,该多孔板为防腐钢板,钢板上根据过流量开有多个圆形过流孔。该多孔板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承担聚结材料聚结材料并在水处理过程中均匀过水;二是在反洗聚结材料时多孔板能均匀分布水和气。所述聚结材料,由亲油的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乙烯等树脂合成空心多棉球或鲍尔环,尺寸为Φ 25 Φ 75。所述汽水清洗管道,为溶气水释放穿孔管道,在聚结材料下方铺设管道,管道中心水平方向对穿诸多孔。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如下A、第一级气浮处理I、药水混合,药品分别为絮凝剂和助凝剂,加入水中浓度分别为10(T200ppm和5 IOppm ; 2、将上述混合液经过多孔板,使药水充分混合;3、混合药剂的污水在释放器出口和溶气水混合充分接触,释放的小气泡粘附污油和絮体升到罐顶通过收油入孔排除。B、第二级气浮处理4、经过一级气浮处理后,污水中还有部分的未反应完全或成长颗粒较小的油滴、絮体,通过挡流板进入第二级气浮。5、在第二级气浮导流板处,和分支管溶气水再次混合6、释放的小气泡带污染物(油和絮体)上浮到罐顶,通过收油入孔排除。C、第三级聚结7、第二级气浮中的很小的油滴上浮,浮力小于水下流的粘滞力,随水向下流动,通过聚结材料,粘附在材料表面。8、小油滴碰撞后长大,当油滴直径长大到60 μ m以上,浮力大于粘滞力,脱离聚结材料上浮到罐顶,通过收油入孔排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采用密闭式卧式罐,充分应用封头等空间,整合了 2级气浮和I级聚结一体化技术。药水混合后溶解在水中的杂质和胶体破乳后析出,凝聚成团,并和减压释放出来的2(Γ30 μ m,小气泡结合上浮于水面,通过入孔富集并排除。由于药水混合反应时间较短,还有部分小的絮体没有长大,分离不彻底,一级气浮分离后跟随水流到二级气浮并慢慢长大;二级气浮同一级气浮发生相同净化过程。本技术在第二级气浮分离室设置一种亲油的聚结材料,小油滴在流经聚结材料时,在材料表面聚结长大,直到小油滴的浮力大于水流下降阻力(经计算大于60 μ m的油滴浮力大于阻力满足上浮条件,小油滴在聚结材料内上浮并分离)。本技术设置汽水清洗管道,可以定期清除聚结材料的絮体。污水直接经过多相流溶气泵加压溶气过程,采用阀门减压释放技术。溶气压力比一般溶器设备溶气压力高O. Γ0. 15MPa,溶气量更多,释放阀门简单,无污堵情况发生。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有机物质和杂质去除率达98%左右,极大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石油、石化和化工行业的污水处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I为挡流板,2为密闭式卧式罐(简称“罐体”),3 — I为第一收油入孔,3 — 2为第二收油入孔,4 - I为第一导流板,4 - 2为第二导流板,5为隔板,6聚结材料和多孔板,7为汽水清洗管道,8为释放消能装置,9多相流溶气泵,10絮凝剂投加装置,11助凝剂投加装置,12多级净化水装置,13溶汽稳定管,14为净化水储水箱,15为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图I显示了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密闭式卧式罐2由筒体和椭圆形封头焊接而成,上部焊接收油入孔3。密闭式卧式罐2中部设有一个隔板5和第一导流板4-1 ;在密闭式卧式罐左侧封头处设有挡流板I,在罐体右侧封头处设有第二个导流板。挡流板I和第一导流板4 一 I中间的进水口上方,设有释放消能器8。在第二导流板4-2和隔板5之间设有聚结材料置和多孔板6。多孔板下面是汽水清洗管道7。两个收油入孔3设在密闭式卧式罐2的顶部。德国埃杜尔公司的多相流溶气泵9安装在污水进口管和密闭式多级高效净化水装置进水口之间。图2显示了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手动启动提升泵I或提升泵2先将净化水装置充满污水或清水,泵出口压力保持在19 21米扬程。停提升泵,开启多相流溶气泵9,阀Vll和V14事先调节定位,使溶气稳定管上压力保持在O. 45、· 5MPa ;调节阀气体流量计流量4L/min及吸入管真空压力表绝压0.0Γ0. 02MPao多相流溶气泵9运行十分钟后,时间继电器自动开启提升泵I或提升泵2、絮凝剂投加装置10和助凝剂投加装置11。2台加药计量泵分别按设定比例投加药品絮凝剂和助凝剂。药水在多孔板6处混合后进入多级净化水装置12混合,经释放消能装置8后,进行浮选分离过程。净化水装置的V20和V17开启一定开度,连续排出污油和絮体。排油管上sp取样口可取样查看排油效果。净化水装置的V15保持开启状态,连续出清水。底部排污阀和反洗阀门定期开启排污和反洗。经过多相流溶气泵破碎加压溶解的溶气水在件13溶气稳定管中均值充分溶解,多余的气体聚集在溶气稳定管顶部,顶部安装有自动排气阀排除多余气体,溶气稳定管中出水为包和溶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多相流溶气泵(9)、密闭式卧式罐(2)、收油入孔(3)、隔板(5)、第一导流板(4?1)、挡流板(1)、释放消能器(8)、聚结材料和多孔板(6)、汽水清洗管道(7)和第二导流板(4?2)组成;密闭式卧式罐(2)中部设有一个隔板(5)和第一导流板(4?1);在密闭式卧式罐(2)左侧封头处,设有挡流板(1);在密闭式卧式罐(2)右侧封头处,设有第二个导流板(4?2);挡流板(1)和第一导流板(4?1)中间的进水口上方,设有释放消能器(8);在第二导流板(4?2)和隔板(5)之间设有聚结材料和多孔板(6);多孔板下面是汽水清洗管道(7);两个收油入孔(3)设在密闭式卧式罐(2)的顶部;多相流溶气泵(9)安装在污水进口管和密闭式多级净化水装置进水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武刘平安鲁文辉郭佼谭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太阳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