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皮带部件,特别是一种皮带尾部接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采区所有运输路线皮带的接煤架以前都是采用铁板或2吋管加工,这样的接煤架强度不够,经常被皮带运输出来的大矸石打变形,从而影响接煤效果,出现皮带各转载点落煤量大,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将煤铲在皮带上运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接煤架,提高接煤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煤架,包括支架、固定板、三角架和接煤板,支架底端与固定板相连,顶端与三角架连接,接煤板固定在三角架上。支架采用工字钢,其上开有穿梁孔。支架采用工字钢,其强度比铁板和钢管更高。本技术与传统接煤架相比不易变形,可靠度高。附图说明图I为接煤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煤架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接煤架,如图I,包括支架I、固定板2、三角架3和接煤板4,支架I底端与固定板2相连,固定板2厚14mm,四个角开有螺栓孔,与皮带机尾架用M16的螺栓连接,顶端与三角架3连接,接煤板4固定在三角架3上。支架I采用工字钢,其上开有穿梁孔5,其直径为 Φ60_。权利要求1.一种接煤架,包括支架(I)、固定板(2)、三角架(3)和接煤板(4),其特征在于支架(I)底端与固定板(2 )相连,顶端与三角架(3 )连接,接煤板(4 )固定在三角架(3 )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接煤架,其特征在于支架(I)采用工字钢,其上开有穿梁孔(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煤架,包括支架(1)、固定板(2)、三角架(3)和接煤板(4),支架(1)底端与固定板(2)相连,顶端与三角架(3)连接,接煤板(4)固定在三角架(3)上。支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煤架,包括支架(1)、固定板(2)、三角架(3)和接煤板(4),其特征在于:支架(1)底端与固定板(2)相连,顶端与三角架(3)连接,接煤板(4)固定在三角架(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江,王海涛,杨石林,黄秀军,董维刚,陈冬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