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747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45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包括支架、下胶带、制动托辊、上胶带、胶带托辊、驱动滚筒、动力开关,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抓捕器组件,抓捕器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靠近抓捕器组件的胶带托辊上分别安装有轴编码器,所述的驱动滚筒上也安装有轴编码器,所有的轴编码器、抓捕器组件上的电磁换向阀和动力开关经信号线分别与PLC控制箱连接。通过速度信号采集,及时抓捕响应,第一抓捕爪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预紧量,可有效降低断带带速,第二抓捕爪和下抓捕爪联动,抓捕效果良好且可避免由于制动力过大引起的有可能的二次断带。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制动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
,尤其涉及煤矿井下大倾角大运量大功率胶带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井下关键的运输设备之一。但由于胶带的长期高负荷运转、频繁启停以及一些意外因素,如矸石直接砸胶带或金属物卡阻等,会造成金属带的突然断裂。尤其对于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钢丝绳芯胶带,由于钢丝绳芯的锈蚀、断裂或因胶带硫化接头钢丝绳芯的抽动,都有可能使胶带发生横向断裂。倾角大、距离长、运量大的上运带式输送机,一旦发生断带下滑或逆止器失效造成的逆转事故,就会摧毁托辊、边管、机架电缆及电器设备和小件,造成胶带和物料的大量堆积而停产,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胶 带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设施是煤矿安全条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自2005年I月I日正式施行的《煤矿安全规程》第375条第七款规定“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国内目前使用最多的断带抓捕装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抓边式的断带抓捕器,另一类是全断面抓捕装置。它们的缺点是均为一次制动,制动力大小不定,制动时对皮带的损伤较大,极易造成二次断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动效果好的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包括支架、下胶带、制动托辊、上胶带、胶带托辊、驱动滚筒、动力开关,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抓捕器组件,抓捕器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靠近抓捕器组件的胶带托辊上分别安装有轴编码器,所述的驱动滚筒上也安装有轴编码器,所有的轴编码器、抓捕器组件上的电磁换向阀和动力开关经信号线分别与PLC控制箱连接。所述的抓捕器组件包括对称设在相邻两个制动托辊上方、可对上胶带进行挤压的第一、二抓捕爪,第二抓捕爪相对应的下胶带的上方设有下横梁,下横梁的下方设有可对下胶带进行挤压的下抓捕爪,第一抓捕爪上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套筒;第二抓捕爪和下抓捕爪分别经上、下链轮固定在同一轴线上,上、下链轮通过链条闭环连接,第一、二抓捕爪分别经摇杆固定在曲柄上,曲柄的前部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两端的进油孔分别通过输油管依次和电磁换向阀、液压泵相连。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簧、设在弹簧上下部的上、下挡圈,上挡圈上设有预紧螺母,预紧螺母和上挡圈中间有垫圈。所述的第一、二抓捕爪和下抓捕爪的头部均为圆弧形。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断带时分两步制动,第一步降低断带带速,第二步则将断带制动卡紧。设置多点轴编码器,通过速度信号采集,及时抓捕响应,第一抓捕爪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预紧量,可有效降低断带带速,第二抓捕爪和下抓捕爪联动,抓捕效果良好且可避免由于制动力过大引起的有可能的二次断带。抓捕爪在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时距离胶带有一定的距离,不会接触货物形成挡截或溢流,胶带跑偏时也不会触及抓捕爪。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制动效果好,在本
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抓捕装置安装在输送机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中I-支架,2-下轴,3-下抓捕爪,4-下链轮,5-链条,6_下胶带,7_下横梁,8-上横梁,9-制动托辊支架,10-制动托辊,11-上链轮,12-上前轴,13-上胶带,14-第一抓捕爪,15-下挡圈,16-弹簧,17-垫圈,18-上挡圈,19-预紧螺母,20-套筒,21-液压泵,22-电磁换向阀,23-液压缸,24-液压缸座,25-曲柄,26-摇杆,27-上后轴,28-第二抓捕 爪,29-胶带托辊,30-轴编码器,31-驱动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主要由支架I、下胶带6、制动托辊10、上胶带13、胶带托辊29、驱动滚筒31、动力开关、抓捕器组件、轴编码器30、电磁换向阀22、PLC控制箱构成。其中上、下胶带13、6经驱动滚筒31设在支架I上,上胶带13的底部间隔设有胶带托辊29,在所述支架I上安装有抓捕器组件,抓捕器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22,靠近抓捕器组件的胶带托辊29上分别安装有轴编码器30,所述的抓捕器组件包括对称设在相邻两个制动托辊10上方、可对上胶带13进行挤压的第一、二抓捕爪14、28,第二抓捕爪28相对应的下胶带6的上方设有下横梁7,下横梁7的下方设有可对下胶带6进行挤压的下抓捕爪3,第一抓捕爪14固定在上前轴12的两端,第一抓捕爪14上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套筒20,弹性组件包括弹簧16、设在弹簧16上下部的上、下挡圈18、15,下挡盘15固定在第一抓捕爪14上,弹簧16通过下挡圈15和上挡圈18轴向卡紧,上挡圈18上设有预紧螺母19,预紧螺母19和上挡圈18中间有垫圈17。第二抓捕爪28和下抓捕爪3分别经上、下链轮11、4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第二抓捕爪28对称安装在上胶带13上部,并固定在上后轴27的两端;在上胶带13的下部与第一抓捕爪14、第二抓捕爪28相对应位置紧靠上胶带安装两对制动托辊10,制动托辊10两端与制动托辊架9滑配合连接,制动托辊架9固定在上横梁8上;上前轴12与上后轴27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I上;在下胶带6的下部安装下抓捕爪3,下抓捕爪3固定在下轴2的中部;下轴2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I上;上后轴27、下轴2的左端分别安装上链轮11和下链轮4,两只链轮通过链条5闭环连接;上前轴12、上后轴27与下轴2的端部分别与连杆26的一端固定,连杆26的另一端与曲柄25铰接,曲柄25的一端与液压缸23的活塞杆铰接,液压缸23与固定在支架I上的液压缸座24连接,液压缸23两端的进油孔分别通过输油管依次和电磁换向阀22、液压泵21相连。所述的驱动滚筒31上也安装有轴编码器30,轴编码器30为上胶带13的速度信号检测器,PLC控制箱为速度信号数据处理和断带抓捕指令发送装置。所有的轴编码器30、抓捕器组件上的电磁换向阀22和动力开关经信号线分别与PLC控制箱连接,动力开关为驱动滚筒4的电动机控制开关。所述的第一、二抓捕爪14、28和下抓捕爪3的头部均为圆弧形。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带式输送机胶带托辊31上多点安装轴编码器30,PLC控制箱处理采集来的速度信号,若判断出断带发生,则发送指令给动力开关和电磁换向阀22,动力开关使驱动滚筒31停止工作,同时电磁换向阀22开启,使液压泵21给液压缸23供油,液压缸23推动曲柄25,使上前轴12转动一定角度,此时预紧螺母19已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调节完毕弹簧16的预紧量,第一抓捕爪14在上前轴12和上胶带13的共同作用下回转并与上胶带逐渐脱离,上胶带带速有了一定的下降,液压缸23继续前推,使上后轴27继续转动,在上链轮11、下链轮4和链条5的作用下,上后轴27和下轴2同步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第二抓捕爪28、下抓捕爪3分别贴紧上胶带13、下胶带6,由于第二抓捕爪28和下抓捕爪3为偏心圆柱弧面,具有自锁功能,故可将断带迅速制动夹紧。 图2所示,箭头B的方向为断带后胶带运行方向,在带式输送机维护完毕工作之前,操作电磁换向阀22使液压缸23工作,当第一抓捕爪14、第二抓捕爪28和下抓捕爪3离开胶带一定距离后,锁定电磁换向阀22。权利要求1.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分步断带保护装置,包括支架(1)、下胶带(6)、制动托辊(10)、上胶带(13)、胶带托辊(29)、驱动滚筒(31)、动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抓捕器组件,抓捕器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22),靠近抓捕器组件的胶带托辊(29)上分别安装有轴编码器(30),所述的驱动滚筒(31)上也安装有轴编码器(30),所有的轴编码器(30)、抓捕器组件上的电磁换向阀(22)和动力开关经信号线分别与PLC控制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南李继红张春光王丽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