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承载件,承载件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及承载部,定位部定位于转盘表面,承载部延伸出转盘,并于承载部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转盘一侧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表面设置有抵持面,抵持面位于承载件的穿孔,于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下方侧,且抵持面朝向转盘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利用导引件使传动装置于带动工件移动时,改变工件于传动装置上的定位高度以利工件进行加工,进而简化移载机构方便制作及设计,并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移载机构,尤指使用于带动工件移动,并于工件移动中改变工件高度的移载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加速生产设备的生产速度,因此众多的生产设备皆改为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也就是将各工作站设置于同一机台上,让工件依序经过各工作站完成加工,而目前工件大多利用移载机构带动工件依序经过各加工站,由于工件加工的部位或是加工站高度的需求不同,因此,目前的设计皆为利用移载机构带动工件移动至不同的高度,以配合加工站或工 件加工所需求的高度,但此种做法会使移载机构变得相当的复杂难以制作,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工件移载机构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导引件使传动装置于带动工件移动时,改变工件于传动装置上的定位高度以利工件进行加工,进而简化移载机构方便制作以及设计,并降低使用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承载件,承载件随转盘转动而移动,承载件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以及承载部,定位部定位于转盘表面,承载部延伸出转盘,并于承载部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其中转盘一侧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表面设置有抵持面,抵持面位于承载件的穿孔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的下方,且抵持面朝向转盘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所述的工件移载机构,其中,该承载件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转盘表面。所述的工件移载机构,其中,该承载件的承载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连通于穿孔,第二定位孔连通于第一定位孔,并于第一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珠销,定位珠销具有本体,本体前端设置有定位滚珠,定位滚珠露出于穿孔,而第二定位孔内锁固有固定元件,固定元件末端抵持于定位珠销的本体,以将定位珠销固定于第一定位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导引件使传动装置于带动工件移动时,改变工件于传动装置上的定位高度以利工件进行加工,进而简化移载机构方便制作以及设计,并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装置的上视图;图4为本技术承载件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传动装置;11、转盘;12、承载件;121、定位部;122、承载部;123、穿孔;124、第一定位孔;125、第二定位孔;2、导引件;21、抵持面;3、定位珠销;31、本体;32、定位滚珠;4、固定元件;7、加工机;71、第一加工站;72、第二加工站;73、第三加工站;74、第四加工站;8、工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4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I以及导引件2,且传动装置I及导引件2设置于加工机7上,加工机7依序具有第一加工站71、第二加工站72、第三加工站73及第四加工站74,其中该传动装置I具有转盘11,转盘11上设置有多个用以承载工件8的承载件12,多个承载件12间隔设置于转盘11表面,让转盘11转动带动承载件12旋转移动,使工件8依序经过第一加工站71、第二加工站72、第三加工站73及第四加工站74进行加工处理;而各承载件12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121以及承载部122,定位部121定位于转盘11表面,承载部122延伸出转盘11,并于承载部122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8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123,且承载件12的承载部122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4与第二定位孔125,第一定位孔124连通于穿孔123,第二定位孔125连通于第一定位孔124,并于第一定位孔124内设置有定位珠销3,定位珠销3具有本体31,本体31前端设置有定位滚珠32,定位滚珠32露出于穿孔123,而第二定位孔125内锁固有固定元件4,固定元件4末端抵持于定位珠销3的本体31,以将定位珠销3固定于第一定位孔124内,使工件8插入穿孔123后,凭借定位滚珠32弹性抵持于工件8,让工件8定位于穿孔123内。该导引件2设置于转盘11 一侧,导引件2表面设置有抵持面21,抵持面21位于承载件12的穿孔123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的下方,且抵持面21朝向转盘11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请参阅图I、图3以及图5所示,当转盘11转动使承载工件8的承载件12移动时,在工件8行经导引件2上方时,工件8底部会抵持于导引件2的抵持面21,由于抵持面21为朝向转盘11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因此工件8会随抵持面21而上升,由此,工件8即可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移动,进而使工件8移动至适合第四加工站74的高度,以利对工件8进行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承载件,承载件随转盘转动而移动,承载件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以及承载部,定位部定位于转盘表面,承载部延伸出转盘,并于承载部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其特征在于: 转盘一侧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表面设置有抵持面,抵持面位于承载件的穿孔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的下方,且抵持面朝向转盘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件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于转盘表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件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承载部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连通于穿孔,第二定位孔连通于第一定位孔,并于第一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珠销,定位珠销具有本体,本体前端设置有定位滚珠,定位滚珠露出于穿孔,而第二定位孔内锁固有固定元件,固定元件末端抵持于定位珠销的本体,以将定位 珠销固定于第一定位孔内。专利摘要一种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承载件,承载件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及承载部,定位部定位于转盘表面,承载部延伸出转盘,并于承载部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转盘一侧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表面设置有抵持面,抵持面位于承载件的穿孔,于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下方侧,且抵持面朝向转盘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利用导引件使传动装置于带动工件移动时,改变工件于传动装置上的定位高度以利工件进行加工,进而简化移载机构方便制作及设计,并降低使用成本。文档编号B65G29/00GK202765746SQ20122043292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郑黄铮 申请人: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移载机构,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具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承载件,承载件随转盘转动而移动,承载件两端分别具有定位部以及承载部,定位部定位于转盘表面,承载部延伸出转盘,并于承载部表面设置有用以供工件插入形成定位的穿孔,其特征在于:转盘一侧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表面设置有抵持面,抵持面位于承载件的穿孔转动移动时所产生的移动路径的下方,且抵持面朝向转盘转动方向呈斜向斜升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黄铮,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商台本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