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支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该支架包括安装于驾驶位的前支架和安装于车斗位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驾驶位的固定支撑上,以对驾驶位形成罩设;所述的后支架包括纵向固定在车斗位上主框架以及活动安装在主框架左侧、右侧、后侧三个位置的活动门,且所述的三个活动门通过与主框架的滑动连接收纳于主框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于该机动车上的活动支架,整个支架将车斗位罩设,并且通过活动门设置令后支架可形成开放或独立结构。同时在驾驶位设置有前支架,该前支架可以起到遮风、避雨以及必要的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支架
,特指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技术背景商品车,一般是指用于装载货物并用于贩卖商品时使用的车辆,这里指三轮摩托车,该三轮摩托车包括有一供驾驶者乘坐并且驾驶的车体,车体后设置一车斗,该车斗用于 装载货物。众所周知,该车斗是呈一开放式,并且车斗较浅,货物不宜堆积过高,货物过高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掉下。此种三轮摩托车不仅用于运输,并且可以用于贩卖商品,在车斗上装上货物以后直接在车斗上贩卖,不需要再把商品卸货再出售,较为方便。但是此种三轮摩托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运输货物时货物不能堆积过高,并且在不运输或者不贩卖商品时,商品在车上易遭盗窃。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安装的车载商用活动支架。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支架包括安装于驾驶位的前支架和安装于车斗位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驾驶位的固定支撑上,以对驾驶位形成罩设;所述的后支架包括纵向固定在车斗位上主框架以及活动安装在主框架左侧、右侧、后侧三个位置的活动门,且所述的三个活动门通过与主框架的滑动连接收纳于主框架的上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支架包括与后支架固定连接的遮挡支架、位于驾驶位迎风面的挡风支架以及与驾驶位固定支撑连接的固定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挡风支架上设置有透明挡板。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框架包括四根固定在车斗位四角的立柱以及固定在四根立柱顶端的顶面支架,其中与三个活动门对应的两立柱两侧设置有与活动门配合的水平滑槽,并且位于不同侧面上的滑槽处于不同的高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门上端两侧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枢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动门下端设置有立柱配合的锁扣装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上方覆盖有篷布。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安装于机动车上,本技术涉及的机动车主要指带有车斗的摩托车,该摩托车主要用于运货以及贩卖商品,摩托车的车斗其深度较浅,放置于其上的货物不宜堆积过高,并且车斗呈一开放式状态,没有防盗的门,易遭盗窃,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于该机动车上的活动支架,整个支架将车斗位罩设,形成一个与外部隔离的空间,放置货物的掉落或者丢失。另外,本技术中支架中后支架在左侧、右侧和后侧三个方向均设置有活动门,这些活动门在使用状态时,可以收纳到支架上端,从而令支架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结构,便于货物的售卖、搬运等,待完成后,将活动门放下,整个支架又形成一个与外部隔离的框架,保护车斗位中的货物。同时,本技术为了给驾驶人提供一个更好的驾驶空间,在驾驶位设置有前支架,该前支架可以起到遮风、避雨以及必要的保护。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后支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右侧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右侧活动门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本技术为车载商用活动支架,本技术涉及的机动车主要指带有车斗的摩托车。支架包括安装于驾驶位4的前支架I和安装于车斗位3的后支架2。所述的前支架I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驾驶位的固定支撑上,以对驾驶位形成罩设。所述的前支架I包括与后支架2固定连接的遮挡支架11、位于驾驶位4迎风面的挡风支架12以及与驾驶位4固定支撑连接的固定脚13。所述的挡风支架12上设置有透明挡板,以形成遮风避雨的功效。所述的后支架2包括纵向固定在车斗位3上主框架21以及活动安装在主框架21左侧、右侧、后侧三个位置的活动门22、23、24,且所述的三个活动门22、23、24通过与主框架21的滑动连接收纳于主框架21的上方。具体而言,所述的前支架I包括与后支架2固定连接的遮挡支架11、位于驾驶位4迎风面的挡风支架12以及与驾驶位4固定支撑连接的固定脚13。所述的主框架21包括四根固定在车斗位3四角的立柱211以及固定在四根立柱211顶端的顶面支架212,其中与三个活动门22、23、24对应的立柱211上设置有与活动门配合的水平滑槽200,并且位于不同侧面上的滑槽200处于不同的高度。所述的活动门22、23、24上端两侧设置有与滑槽200配合的枢轴20,参见图4所示,在与活动门23配合的右侧面两根立柱211的两内侧设置有水平的滑槽200。当右侧活动门23完全拉出时,即枢轴20移动到滑槽200的最外侧,此时活动门23失去滑槽200对其的支撑,自然垂落下来,这样就形成了对后支架2右侧面的保护。当翻转活动门23,令其首先处于与滑槽200齐平的高度,然后向内推动活动门23,则活动门23沿滑槽200被送入到里面,利用滑槽200对活动门23形成的限制,将活动门23收纳在后支架2的上端。由于三个活动门22、23、24对应的立柱211上开设有与活动门配合的滑槽200,为了确保三个侧面的活动门均可以收纳进去,必须保证,每个活动门处于不同高度的平面上,这样才不会出现相互干涉,所以,位于不同侧面上的滑槽200处于不同的高度。另外,为了形成保护,在活动门22、23、24下端设置有立柱211配合的锁扣装置5。这样当活动门放下后,就可以进行锁扣,外人就难以开启,确保后支架内2内货物的安全。当然,必要的,在前支架I和后支架2上方覆盖有篷布,以形成遮风避雨的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往车斗上放置商品或者直接在车上贩卖商品时,,将活动门收纳起来,这样整个后支架2的三面就形成通透,构成一个开放式货架,可是方便货物的搬运以及方便贩卖商品。当车要运行时,将活动门向外拉并通过转轴向下转动,通过锁扣装置5,整个后支架2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空间,确保商品不会从车上掉落、及被窃丢失。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该支架包括安装于驾驶位(4)的前支架(I)和安装于车斗位(3)的后支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支架(I)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驾驶位的固定支撑上,以对驾驶位形成罩设; 所述的后支架(2)包括纵向固定在车斗位(3)上主框架(21)以及活动安装在主框架(21)左侧、右侧、后侧三个位置的活动门(22、23、24),且所述的三个活动门(22、23、24)通过与主框架(21)的滑动连接收纳于主框架(2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I)包括与后支架(2)固定连接的遮挡支架(11)、位于驾驶位(4)迎风面的挡风支架(12)以及与驾驶位(4)固定支撑连接的固定脚(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支架(12)上设置有透明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框架(21)包括四根固定在车斗位(3)四角的立柱(211)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商用活动支架,该支架包括:安装于驾驶位(4)的前支架(1)和安装于车斗位(3)的后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驾驶位的固定支撑上,以对驾驶位形成罩设;所述的后支架(2)包括纵向固定在车斗位(3)上主框架(21)以及活动安装在主框架(21)左侧、右侧、后侧三个位置的活动门(22、23、24),且所述的三个活动门(22、23、24)通过与主框架(21)的滑动连接收纳于主框架(2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胡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