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7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包括车底架、承载体、前轮、推杆,还包括与车底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传动轴、设置于主动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与承载体相转动连接的前撑杆、与承载体相转动连接的后撑杆、与传动轴相固定连接的曲拐连臂,曲拐连臂与承载体相滑动地设置,前撑杆与车底架相转动连接,后撑杆与车底架相转动连接,主动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主动后轮以及一差速后轮,推行时,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带动曲拐连臂转动,由于承载体的前、后部分别通过前撑杆、后撑杆与车底架相转动连接,继而承载体可相对于车底架作前后滑动成抛物型的动感式摇摆,增加童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童车都是水平行走的,即行走的轨迹呈水平状,它讲究推行移动的平稳,然而,随着婴幼儿的不断成长,其好动性不断增强,他/她对现有的童车感觉平淡无奇,毫无乐趣可言,久之便会对童车产生厌倦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能够前后滑动成抛物线型的动感式行走,增加童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包括车底架、架设于所述的车底架上的用于承载儿童的承载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的车底架前下部的前轮、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端部相固定连接的推杆,还包括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前部相转动连接的前撑杆、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撑杆、一端部与所述的传动轴相固定连接的曲拐连臂,所述的曲拐连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前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后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主动后轮以及一差速后轮,所述的主动轴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的主动后轮以及所述的差速后轮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曲拐连臂另一端部上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的承载体的后部开设有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凸起滑动地插在所述的滑槽内。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主动轴位于所述的传动轴的下方。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与所述的齿轮箱相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轮箱与所述的车底架相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轴相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的传动轴相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轴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上的固定扁套、与所述的固定扁套相滑动设置的滑动牙轮、设置于所述的滑动牙轮上的离合拨手,所述的滑动牙轮与所述的主动齿轮相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承载体上设置有靠背、扶手以及把手。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承载体的后部与所述的车底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车底架的前端部向上延伸形成支撑座,所述的前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支撑座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推行时,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带动曲拐连臂转动,由于承载体的前、后部分别通过前撑杆、后撑杆与车底架相转动连接,继而承载体可相对于车底架作前后滑动成抛物型的动感式摇摆,增加童趣。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车底架;2、承载体;3、前轮;4、推杆;5、主动轴;6、传动轴;7、前撑杆;8、后撑杆;9、曲拐连臂;10、主动后轮;11、差速后轮;12、凸起;13、滑槽;14、传动机构;15、固定扁套;16、滑动牙轮;17、尚合拨手;18、罪背;19、扶手;20、把手;21、支撑座;22、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3所示,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包括车底架I、架设于所述的车底架I上的用于承载儿童的承载体2、转动设置于所述的车底架I前下部的前轮3、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I的后端部相固定连接的推杆4,还包括与所述的车底架I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主动轴5以及传动轴6、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5与所述的传动轴6之间的传动机构14、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2的前部相转动连接的前撑杆7、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2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撑杆8、一端部与所述的传动轴6相固定连接的曲拐连臂9,所述的曲拐连臂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2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前撑杆7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I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I后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轴5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主动后轮10以及一差速后轮11,所述的主动轴5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的主动后轮10以及所述的差速后轮11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如图I所示,所述的曲拐连臂9另一端部上固定设置有凸起12,所述的承载体2的后部开设有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槽13,所述的凸起12滑动地插在所述的滑槽13内。无图示,除此以外还可以是曲拐连臂9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一个滑套,所述的承载体2的后部设置有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滑杆,所述的滑套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的滑杆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动轴5位于所述的传动轴6的下方。无图示,所述的传动机构14包括齿轮箱、与所述的齿轮箱相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齿轮箱与所述的车底架I相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轴5相连接,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的传动轴6相固定连接。无图示,除上述传动机构14外还可以通过皮带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等。如图I-图3所示,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主动轴5之间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5上的固定扁套15、与所述的固定扁套15相滑动设置的滑动牙轮16、设置于所述的滑动牙轮16上的离合拨手17,所述的滑动牙轮16与所述的主动齿轮相连接。通过控制离合拨手17,可以使得主动齿轮与主动轴5同步转动或者分离转动,当主动齿轮与主动轴5同步转动时,童车可以进行前后滑动成抛物线型的动感式行走,当主动齿轮与主动轴5分离转动时,童车处于正常的平移式行走。如图I-图3所示,所述的承载体2上设置有靠背18、扶手19以及把手20。通过设置靠背18使得儿童可以倚靠,更为舒适,通过设置扶手19供儿童握持,还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如图I所示,所述的承载体2的后部与所述的车底架I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2。此处弹性件22主要是用于遮挡以及装饰的作用。如图I所示,所述的车底架I的前端部向上延伸形成支撑座21,所述的前撑杆7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支撑座21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座21,缩短了前撑杆7的长度,继而减小了摆幅。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包括车底架、架设于所述的车底架上的用于承载儿童的承载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的车底架前下部的前轮、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端部相固定连接的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前部相转动连接的前撑杆、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撑杆、一端部与所述的传动轴相固定连接的曲拐连臂,所述的曲拐连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前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体呈抛物型摇摆的推车,包括车底架、架设于所述的车底架上的用于承载儿童的承载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的车底架前下部的前轮、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端部相固定连接的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前部相转动连接的前撑杆、上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后撑杆、一端部与所述的传动轴相固定连接的曲拐连臂,所述的曲拐连臂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承载体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前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后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车底架后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主动后轮以及一差速后轮,所述的主动轴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的主动后轮以及所述的差速后轮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自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创力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