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572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该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11)、设置于主楼基础(11)上的主楼支腿(12)、以及固定设置于主楼支腿(12)顶部的搅拌站主楼(10),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混凝土施工行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在公路、桥梁、隧道等施工领域得到了原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混凝土施工地域的不断增大,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工地,或者一些具有特定地理环境的区域,为了满足当地的施工需要,混凝土搅拌站要求具有占地面积小,便于拆装运输的特点。现有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室与主楼分离,二者属于搅拌站两个相互独 立的部分,均需要额外的空间和支腿。由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室与主楼分离,分别各自占有空间,主楼有单独的支腿,控制室作为单独的另一部分,只是作为操作人员对整机进行操作管理的场所,并且部分搅拌站需要额外的支架来提高控制室高度,这样不仅浪费了场地和型材,也不便于运输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设置于主楼基础上的主楼支腿、以及固定设置于主楼支腿顶部的搅拌站主楼,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进一步地,主楼支腿包括多个竖向支撑柱,容纳空间位于多个竖向支撑柱之间,控制室固定连接在主楼支腿的竖向支撑柱上。进一步地,主楼支腿分别与主楼基础和搅拌站主楼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主楼支腿为桁架结构。进一步地,主楼支腿的前端与主楼基础的前端齐平,主楼支腿的后端与搅拌站主楼的后端齐平。进一步地,主楼支腿的前后两端之间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间距与主楼基础的前后两端之间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间距相同。进一步地,控制室朝向搅拌站主楼的下料斗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设置于主楼基础上的主楼支腿、以及固定设置于主楼支腿顶部的搅拌站主楼,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将控制室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使得控制室可以利用主楼支腿作为支撑结构,而无需设置单独的控制室支腿,同时,控制室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不需占用单独的空间,使得整个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占地面积减小,更加节省空间,运输更加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图I的实施例的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施例当中,以图I中所示的左侧为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前端,以图I中所 示的右侧为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后端。如图I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11、设置于主楼基础11上的主楼支腿12、以及固定设置于主楼支腿12顶部的搅拌站主楼10,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20。控制室20可以固定设置在主楼基础11上,也可以固定连接在主楼支腿12的竖向支撑柱上,利用主楼支腿12来作为控制室20支腿,支撑控制室20。本实施例中,控制室20是固定设置在主楼支腿12的竖向支撑柱上的,该固定连接方式例如为焊接或者螺接。将控制室20设置在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使得控制室20可以利用主楼支腿12作为支撑结构,而无需设置单独的控制室20支腿,节省了型材,降低了成本。同时,控制室20设置在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不需占用单独的空间,使得整个搅拌站主楼10结构的占地面积减小,更加节省空间,运输更加方便。优选地,主楼支腿12分别与主楼基础11和搅拌站主楼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对搅拌站主楼10结构进行运输时,只需要将主楼基础11、主楼支腿12和搅拌站主楼10之间拆卸分开,使控制室20与主楼支腿12 —体运输,就可以将主楼基础11、主楼支腿12和搅拌站主楼10分别装入集装箱内进行运输,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提高了转场效率。由于主楼基础11、主楼支腿12和搅拌站主楼10拆分之后的结构都较为规则,因此,装入集装箱时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为了维持整个控制室20的设置空间的稳定形,增强主楼支腿12的抗压抗弯能力,优选地,主楼支腿12通过竖向支撑柱和设置在多个竖向支撑柱之间的横向连杆、斜向撑杆构成桁架结构。由于主楼基础11设置在最底层,需要同时支撑主楼支腿12、控制室20和搅拌站主楼10的重量,因此,主楼基础11也可以设置为桁架结构,以提高主楼基础11的支撑强度。控制室20开设有门窗,其中观察窗21设置在控制室20的朝向搅拌站主楼10的下料斗的一侧,观察窗21的高度大致与下料斗的底部高度齐平,以便于对搅拌站主楼10的下料情况进行观察,保证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搅拌主楼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优选地,主楼支腿12的前端与主楼基础11的前端齐平,主楼支腿12的后端与搅拌站主楼10的后端齐平,主楼支腿12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间距与主楼基础11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间距相同。此种设置方式,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搅拌站主楼10结构的占地面积,而且使搅拌站主楼10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搅拌站主楼10结构在狭窄空间的适用性。搅拌站主楼10的前端为悬空设置,主要通过与主楼支腿12的连接实现固定支撑。搅拌站主楼10的前端设置有下料斗,搅拌站主楼10的下方为装料空间,料体生产完成后,可以分成散料运输或者直接通过搅拌运输车运输等,由于搅拌站主楼10只有一侧支撑,因此可以为料体装运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装运更加方便。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设置于主楼基础上的主楼支腿、以及固定设置于主楼支腿顶部的搅拌站主楼,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将控制室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使得控制室可以利用主楼支腿·作为支撑结构,而无需设置单独的控制室支腿,同时,控制室设置在主楼支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不需占用单独的空间,使得整个搅拌站主楼结构的占地面积减小,更加节省空间,运输更加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11)、设置于所述主楼基础(11)上的主楼支腿(12)、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楼支腿(12)顶部的搅拌站主楼(1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2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楼支腿(12)包括多个竖向支撑柱,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多个竖向支撑柱之间,所述控制室(2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楼支腿(12)的竖向支撑柱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包括主楼基础(11)、设置于所述主楼基础(11)上的主楼支腿(12)、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楼支腿(12)顶部的搅拌站主楼(1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搅拌站主楼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楼支腿(1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控制室(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坤莫劲风蔡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