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剪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561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底座、支架、操作柄、第一剪切块和第二剪切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别与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外形相一致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有分别与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外形相一致的第一切口和第三切口,所述操作柄与所述底座枢接,将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分别放入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内,向下按压所述操作柄,所述第一剪切块和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从而将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分别从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上剪切下来。该SIM卡剪卡器能同时剪切出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剪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SIM卡剪卡器
技术介绍
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M),通常称为“SM卡”,是保存移动电话服务的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的智能卡。SIM卡的物理规格遵循一定的行业标准,SIM卡有四种型号I.原始SIM卡,其尺寸与标准信用卡相同(85X54mm);2.迷你SM卡(即Mini SM卡),是目前最常用的SM卡,由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迷你SM卡一般裁剪为25 X 15mm的插入式,迷你SM卡在发售时一般嵌在ID-I型卡中,使用时只需沿着预制切口取下即可;3.微型SM卡卿Micro SIM卡),2010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从迷你SM卡发展出尺寸为15 X 12mm的微型SM卡,微型SM卡首次用于苹果公司所推出的iPad及iPhone 4,微型SIM卡与迷你SIM卡的区别仅在于塑封表面积不同;4.极微SM卡(即Nano SM卡),2011年苹果公司提出了一种极微SM卡,极微SM卡的尺寸为8. 8 X 12. 3mm,该标准为欧盟采纳为4FF标准。由于不同型号的SM卡存在着尺寸差别,这使得用户在使用微型SM卡或极微SM卡时不得不面临剪卡的问题。目前大家常用的剪卡工具为剪刀,直接将迷你SIM卡剪成微型SIM卡或将微型SIM卡剪成极微SIM卡。显然,用剪刀剪卡是非常麻烦的,而且很难保证尺寸的准确性。剪切出来的微型SIM卡边缘不平针,会存在毛刺,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申请号为201020244026. 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SM卡剪卡装置,该微型SIM卡剪卡装置通过操作柄与支架的枢接转动来带动剪切块上下移动,与切口配合剪切定位于底座中的SIM卡,该微型SIM卡剪卡装置能将迷你SIM卡剪成微型SIM卡,该剪卡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该剪卡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用于将迷你SIM卡剪切成微型SIM卡,而不能将微型SIM卡剪切成极微SIM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SIM卡剪卡器,该SIM卡剪卡器既能剪切出微型SIM卡(Micro SIM卡)又能剪切出极微SIM卡(NanoSM 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头端形成有与迷你S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上设有与微型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一切口,且所述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微型SIM卡在所述迷你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切口相对应的第二切口 ;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在其头端通过枢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枢接,所述枢轴上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支架相抵,所述扭簧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操作柄相抵;第一剪切块,所述第一剪切块具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 ;所述底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与极微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三切口,所述第三切口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极微SM卡在所述微型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三切口相对应的第四切口 ;所述SM卡剪卡器还包括第二剪切块,所述第二剪切块具有与所述极微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的前后侧和尾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外缘,所述底板的头端下陷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中部处下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支架底板、沿所述支架底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出的两个侧板、以及跨接在所述两个侧板头端上的支撑板,所 述支架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相对应的第五切口和第六切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底座的底板铆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柄包括顶板、沿顶板前后侧向下延伸出的两个侧板和沿顶板头端向下延伸出的封板包围成盖状,盖于所述支架的头端,且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分别通过所述枢轴与支架的对应两个侧板可转动枢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一轴孔,所述支架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相应侧板的头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轴和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一竖向滑槽,所述第二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二竖向滑槽。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上端均呈弧面,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穿过所述第五切口和所述第六切口与所述操作柄的顶板接触;所述第一剪切快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下端呈斜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分别沿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让所述迷你SM卡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第一插口和让所述微型SM卡插入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插口。实施本技术的SIM卡剪卡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SIM卡剪卡器通过设置两个剪切部件,既能剪切出微型SIM卡,又能剪切出极微SIM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SM卡剪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结构爆炸图,其中操作柄从该剪卡装置中移除;图4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支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底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第一剪切块的主视图;图6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第一剪切块的俯视图;图7a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第二剪切块的主视图;图7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第二剪切块的俯视图;图8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c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完成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I和图2所示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SIM卡剪卡器100。如图I所示,该SIM卡剪卡器100包括底座10、支架30和操作柄50,支架30固定在底座10上,操作柄50在其头端与支架30枢接从而能够相对于支架30绕枢轴80转动。操作柄50上设有第一剪切块60 (参见图3)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头端形成有与迷你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上设有与微型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一切口,且所述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微型SIM卡在所述迷你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切口相对应的第二切口;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在其头端通过枢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枢接,所述枢轴上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支架相抵,所述扭簧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操作柄相抵;第一剪切块,所述第一剪切块具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与极微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三切口,所述第三切口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极微SIM卡在所述微型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三切口相对应的第四切口;所述SIM卡剪卡器还包括第二剪切块,所述第二剪切块具有与所述极微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强杨平黄明长黄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法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